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此君室·其四》
《此君室·其四》全文
宋 / 方蒙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沃]韵

清福造物悭,数竿自超俗。

苦觅渭滨封,万此岂有足。

(0)
翻译
清福被大自然吝啬地赋予,只有几竿竹子便足以超凡脱俗。
辛苦寻找像姜太公那样的渭水边的封赏,这样的高位哪里能满足我呢。
注释
清福:指清闲高雅的生活。
造物:大自然。
悭:吝啬。
数竿:几根竹子。
超俗:超脱世俗。
渭滨:渭水之滨,代指隐居或寻求功名之地。
封:封赏,古代授予官职或爵位。
岂:哪里。
足:足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作品,名为《此君室》(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超脱与淡泊之情。

“清福造物悭”,这里的“清福”指的是清净无为的福寿,“悭”字则表达了一种节省、不浪费的意思,意味着自然界创造万物并不奢侈。诗人通过这一句点出了他对于自然界和人生态度的一种认识,即自然是经济而非奢侈的。

“数竿自超俗”,“数竿”可能指的是简陋的住所或生活,“超俗”则表明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独立于物外的情怀。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接受和向往。

“苦觅渭滨封”,“渭滨封”可能是指古代某个地方名,或者是虚构的地名,用来比喻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苦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万此岂有足”,这里的“万此”可能指的是世间万事万物,“岂有足”则意味着即便是达到了一定的满足,也不会有真正的满足感。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永无止境的追求和不满。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超脱思想,追求自然、简约的生活,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物欲和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

作者介绍

方蒙仲
朝代:宋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猜你喜欢

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其六

羽盖飘飖白日临,回光应烛小臣心。

愿同汲黯留中闼,更拟相如赋上林。

(0)

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其二

岸苇萧萧河水寒,骄嘶骢马鞴银鞍。

燕山代谷飞腾过,送别无歌行路难。

(0)

迎銮曲二十首和刘希尹之作·其十三

大君仁圣迥非常,远似唐宗近宋皇。

访道先过赵普宅,哀贤还吊魏徵丧。

(0)

杂画十一首·其三

北风吹大雪,向夕满空山。

遥见山中客,悬灯草屋间。

(0)

寿刘继志乃翁·其二

刘安遥想是前身,落落东山复几人。

青汉月明鸿闪烁,碧松云冷鹤精神。

稚孙晓课呈时喜,游子春衫拜处亲。

寿酒未央家庆在,秖应从此更千旬。

(0)

题陈氏水阁次韵二首·其二

吟倚高楼傍槛西,碧窗回览夕阳低。

雪消芳渚鸥争泛,春到垂杨鸟自啼。

商舸近桥帆影乱,女墙如带草痕齐。

停杯不尽兴亡感,六代豪华水一溪。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