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江城风景图。诗人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捕捉了雪后的瞬间美景和人物活动。
"江城昨夜雪如花",设定了一个白茫茫的雪景,雪花纷飞,如同绽放的花朵,铺满了整个江城。紧接着"郢客登楼齐望华",则是描写外地来的人们登上高楼,共同仰望着这如花的雪景,这里的“华”字渲染出了雪后的美丽和壮观。
"夏禹坛前仍聚玉",这里的“玉”可能指的是积雪或冰碴,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强化了雪后清冷的氛围。"西施浦上更飞沙"则是对雪后风景的进一步刻画,西施浦的波光粼粼之中,又夹杂着细小的沙尘,这些都是冬日特有的景象。
"帘栊向晚寒风度",诗人开始描绘傍晚时分的场景,寒风吹过窗棂和门槛,让人感到一丝丝的凉意。"睥睨初晴落景斜"则是表现了初晴后的日光斜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形成了一幅斜角而下的美丽画面。
最后两句"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诗人捕捉到了雪后初晴中那些细小的光线变化,这些微弱的阳光透过云层,在湖山之间回旋,投射到人们的家园之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光影的精准捕捉,展现了一个雪后初晴江城的静谧美景。
二年幽陵阅丘甲,诏遣谋臣连夜发。
春蒐秋狝是寻常,况复军容从猎法。
一声画鼓肃霜威,千骑平岗捲晴雪。
长围渐合汤山东,两翼闪闪牙旗红。
飞鹰走犬汉人事,以豹取兽何其雄。
马蹄蹴麋歘左兴,赤绦撤镞惊龙腾。
锦云一纵飞尘起,三军耳后秋风生。
豹虽逸才不自惜,雨血风毛摧大敌。
风烟惨淡晚归来,思君更上单于台。
血埋万甲战方锐,爪牙正藉方刚才。
古人以鹿喻天下,得失中间系真假。
元戎兹猎似开先,我作车攻补周雅。
大笑南朝曹景宗,誇猎空惊弦霹雳。
何曾梦见北方强,竟堕闭车甘偃息。
扬鞭回首汉家营,一点枪缨野烟碧。
朱楼远迢递,缭以十里墙。
浮云隐华桷,夹路翳杉篁。
山河未曾改,世事不可量。
往者胡马来,主人意苍黄。
半死半脱走,儿女不及将。
朝为绮罗丛,暮作瓦砾场。
近传有其妾,托身于襄阳。
一男作酒保,相望居河梁。
骨肉各分别,中原渺茫茫。
浮云何足羡,俛仰悲荒凉。
翠涧如生烟,石濑欲无雪。
纵目失平地,仰面犹清樾。
时节未当春,生意方谋泄。
随时久闭藏,与物今超越。
兹游岂人力,胜境殆天设。
拊石看栖龙,髣髴仇池穴。
闻说如桃源,自古有深绝。
抠衣径欲往,不见当年辙。
独立驭长风,哀歌山石裂。
新凉入郊墟,金风荡秋夕。
轻河皎素练,寒霜澹白璧。
星斗阑干横,孤堂更岑寂。
游子起中庭,感慨心襟激。
对酒露肝胆,豁然清尘臆。
玩世风生口,开怀月满席。
长啸一声秋,雄谈群动息。
壮志海山平,任气天地塞。
醉舞扪斗牛,浩歌振金石。
哦吟惊鬼神,俯仰洪荒窄。
耻为时辈群,追思古人迹。
人生少年时,分阴真可惜。
寒窗一经老,区区竟何益。
学剑觅封侯,行行匹夫敌。
男子志斯民,安用书剑癖。
皎然方寸间,自有平安策。
一日风会云,四方贤路辟。
致身青云间,高飞举六翮。
整顿乾坤了,千古功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