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月日临吉,江南境入徐。
观民因露冕,策马每辞舆。
欣看尊亲意,还颁宽大书。
荐灾常廑尔,加赈莫称予。
尚恐向隅者,未沾霈泽馀。
咨良二千石,文视可铭诸。
仲月日临吉,江南境入徐。
观民因露冕,策马每辞舆。
欣看尊亲意,还颁宽大书。
荐灾常廑尔,加赈莫称予。
尚恐向隅者,未沾霈泽馀。
咨良二千石,文视可铭诸。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二月朔日入江南境六韵》。诗中描绘了皇帝在二月的第一天进入江南地区的情景,展现了其深入民间、体恤百姓的治国理念。
首句“仲月日临吉,江南境入徐”,点明时间与地点,以“仲月”指二月,“日临吉”暗示吉祥如意,预示着皇帝的到来将为江南带来好运。“观民因露冕,策马每辞舆”,描述了皇帝亲自下马步行,不乘坐华丽的车驾,以显示对民众的亲近和尊重。“欣看尊亲意,还颁宽大书”,表达了皇帝对百姓的关怀,亲自颁发宽大的政策或诏书,以减轻他们的负担。“荐灾常廑尔,加赈莫称予”,说明皇帝时刻关注民生,遇到灾害时会及时赈济,尽力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尚恐向隅者,未沾霈泽馀”,进一步强调皇帝希望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恩泽,不让任何一人被遗漏。“咨良二千石,文视可铭诸”,最后,皇帝寄语地方官员,希望他们能铭记并执行好这些政策,造福一方百姓。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以民为本、勤政爱民的治国思想,以及对国家治理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八千子弟江东来,函关一叱强秦摧。
还乡自比锦衣乐,横槊戏马登高台。
一朝垓下狂图靡,楚歌四合兵尘起。
阴陵失道叹天亡,尚骋馀威歼汉骑。
拔山之力盖世雄,空馀草树生悲风。
有舟不渡亦男子,挥剑直与骓同死。
杏花开时啼乳鸠,平野雨霁青烟浮。
稚儿呼犊出沟食,长蓑短笠登西畴。
布谷村南声逐逐,劝人种新食新谷。
蛙声知岁卜田头,龙骨声閒卧沙曲。
九农鼓腹喜年登,?稏连云欣岁熟。
草塘低接榆柳墙,柴门半掩归牛羊。
溪虚笛弄夕阳晚,木脱风高秋露凉。
窗下移灯把书读,老翁燃松当短烛。
但愿官家徭役平,鸡黍年年会邻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