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天气和,江南春色浓。
风物正繁富,邦人竞游从。
官曹幸多暇,交朋偶相逢。
并驱出东郊,乘兴游北钟。
陟险不蜡屐,扶危靡支筇。
上登道林祠,俯观辟支峰。
辞山次阡陌,长江绕提封。
萧条旧井邑,茂盛新杉松。
揽物思浩浩,怀古心颙颙。
念昔全盛时,兹山众之宗。
天门对双阙,霸业基盘龙。
六朝递兴废,百代居要冲。
人情屡改易,世事纷交攻。
当时佳丽地,一旦空遗踪。
惟有出岫云,古今无变容。
清明天气和,江南春色浓。
风物正繁富,邦人竞游从。
官曹幸多暇,交朋偶相逢。
并驱出东郊,乘兴游北钟。
陟险不蜡屐,扶危靡支筇。
上登道林祠,俯观辟支峰。
辞山次阡陌,长江绕提封。
萧条旧井邑,茂盛新杉松。
揽物思浩浩,怀古心颙颙。
念昔全盛时,兹山众之宗。
天门对双阙,霸业基盘龙。
六朝递兴废,百代居要冲。
人情屡改易,世事纷交攻。
当时佳丽地,一旦空遗踪。
惟有出岫云,古今无变容。
这首宋诗《暮春与诸同僚登钟山望牛首》是苏颂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江南的明媚春光和诗人与同僚们一同游览钟山的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如“清明天气和,江南春色浓”,以及人们出游的欢乐气氛,“风物正繁富,邦人竞游从”。
登山过程中,诗人描述了他们不畏艰险,“陟险不蜡屐,扶危靡支筇”,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上登道林祠,俯观辟支峰”,“萧条旧井邑,茂盛新杉松”展现出时光变迁和物是人非的主题。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历史的兴衰,“念昔全盛时,兹山众之宗”,感叹六朝的繁华已成过往,“人情屡改易,世事纷交攻”。
最后,诗人以“惟有出岫云,古今无变容”收束,寓意只有自然界的云雾依旧如故,引发了对永恒不变的哲理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春光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历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