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赏每卜夜,行乐聊及时。
秉烛且不寐,待月岂云罢。
鳞鳞玉叶薄,皦皦金波迟。
高台临窈窕,回塘生涟漪。
载歌蟋蟀唱,复咏鹡鸰诗。
清辉一以鉴,素心同所期。
敦赏每卜夜,行乐聊及时。
秉烛且不寐,待月岂云罢。
鳞鳞玉叶薄,皦皦金波迟。
高台临窈窕,回塘生涟漪。
载歌蟋蟀唱,复咏鹡鸰诗。
清辉一以鉴,素心同所期。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兄弟们聚会宴饮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家庭温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首句“敦赏每卜夜”,开篇即点出中秋佳节,家人团聚共赏明月的美好时刻。接着“行乐聊及时”一句,表达了在这样的节日里尽情欢愉、享受生活的态度。“秉烛且不寐,待月岂云罢”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欢乐气氛,即使烛光摇曳,也难以抵挡人们期待月升的兴奋心情。
“鳞鳞玉叶薄,皦皦金波迟”两句,通过比喻和对比,描绘了月光洒落大地的景象,玉叶般的云层稀薄,金波般的月光缓缓升起,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画面。随后,“高台临窈窕,回塘生涟漪”则将视线转向更高远的地方,高台上俯瞰着幽深的池塘,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载歌蟋蟀唱,复咏鹡鸰诗”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聚会时的场景,既有自然界的虫鸣声,又有兄弟间的诗歌吟唱,充满了生活情趣。最后,“清辉一以鉴,素心同所期”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清亮的月光照耀着每个人的心灵,共同期待着未来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珍视与赞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