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秋之月诸弟燕私风月虽佳云雨或间五首·其三》
《仲秋之月诸弟燕私风月虽佳云雨或间五首·其三》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敦赏每卜夜,行乐聊及时。

秉烛且不寐,待月岂云罢。

鳞鳞玉叶薄,皦皦金波迟。

高台临窈窕,回塘生涟漪。

载歌蟋蟀唱,复咏鹡鸰诗。

清辉一以鉴,素心同所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兄弟们聚会宴饮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家庭温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首句“敦赏每卜夜”,开篇即点出中秋佳节,家人团聚共赏明月的美好时刻。接着“行乐聊及时”一句,表达了在这样的节日里尽情欢愉、享受生活的态度。“秉烛且不寐,待月岂云罢”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欢乐气氛,即使烛光摇曳,也难以抵挡人们期待月升的兴奋心情。

“鳞鳞玉叶薄,皦皦金波迟”两句,通过比喻和对比,描绘了月光洒落大地的景象,玉叶般的云层稀薄,金波般的月光缓缓升起,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画面。随后,“高台临窈窕,回塘生涟漪”则将视线转向更高远的地方,高台上俯瞰着幽深的池塘,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载歌蟋蟀唱,复咏鹡鸰诗”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聚会时的场景,既有自然界的虫鸣声,又有兄弟间的诗歌吟唱,充满了生活情趣。最后,“清辉一以鉴,素心同所期”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清亮的月光照耀着每个人的心灵,共同期待着未来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珍视与赞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初秋即事二首·其一

帘栊雨过不胜清,秋气依依似有情。

高栋尚馀双燕宿,短莎先放百虫鸣。

挑灯剩欲开书帙,擘蟹时须近酒觥。

却愧邻家常作苦,探租黄犊待寒耕。

(0)

初春杂兴五首·其三

问途来野店,秣蹇憩山邮。

何处无诗思,平生惯旅愁。

翩翩下鸥鹭,点点散羊牛。

传入王孙画,千金未易酬。

(0)

初春书怀七首·其三

数掩芦藩并水居,一家全似业樵渔。

春寒例谢常来客,老病犹贪未见书。

驯雀正缘抛食惯,芳兰肯为碍门锄。

药苗满钵无人共,赖有溪僧为破除。

(0)

余得芦竹拄杖于舍傍民家似芦非芦坚劲轻滑色如栗玉入手错然微有声它杖莫及作五字唐律记之

轻坚芦竹杖,入用自龟堂。

挺节冰霜后,论交岁月长。

心空无宠辱,时异有行藏。

老病登临少,何妨日倚床。

(0)

两蜀故人寄余阆中左绵题名石刻来皆二十馀年矣怅然有感

忆过西州乐饮时,百车载酒万花围。

只言身外皆馀事,岂信人间有骇机。

雪鬓巳成新梦境,缁尘空化旧征衣。

早知一笑难如此,剩判年光醉不归。

(0)

自嘲

华子中年百事忘,嵇生仍坐懒为妨。

病于荣宦冥心久,老向端闲得味长。

对客欲谈还愦愦,读书才过已茫茫。

青缣帐暖黄紬稳,聊借东庵作睡乡。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