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合肥城楼》
《合肥城楼》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筝笛声消极浦间,逍遥津水尚湾环。

英雄浪捲都无迹,城郭珠沈竟不还。

生惜文鸳名似锦,旧倾韦虎望如山。

登楼此日容清啸,词客淮南鬓已斑。

(0)
鉴赏

这首《合肥城楼》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合肥城楼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过往。

首句“筝笛声消浦间”,以筝笛之声渐弱,隐喻英雄事迹随时间流逝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营造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逍遥津水尚湾环”一句,通过逍遥津水的蜿蜒曲折,象征着历史的曲折与复杂,同时也暗示了合肥城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积淀。

“英雄浪卷都无迹,城郭珠沈竟不还”两句,直接点明了历史的无情,英雄的壮举虽曾波澜壮阔,但最终都化为历史的尘埃,连城郭也难觅其踪迹,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感慨与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生惜文鸳名似锦,旧倾韦虎望如山”则通过比喻,将合肥城的历史人物与辉煌成就比作锦上添花,如同高山仰止,强调了合肥城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最后,“登楼此日容清啸,词客淮南鬓已斑”两句,诗人亲自登临合肥城楼,发出清啸,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淮南之地的词客,鬓发斑白,暗含了对时光流转、岁月不待人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合肥城楼》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合肥城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底蕴,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浣溪沙.赠堂下道人

意恶心顽烟火生。口张舌举是非生。

伤人害己过潜生。

辩者自然为不善,善人不辩善芽生。

无争上士得长生。

(0)

苏幕遮.别乡

弃荣华,披破席。养假崇真,茶饭须求觅。

忘了从前亲与识。此别乡关,恣意闲游历。

主人翁,须爱惜。六贼三尸,慧剑频频劈。

逗引灵童常跳踯。真荣真闲,大道成无极。

(0)

五灵妙仙.赠众道友

马风重,恳告诸公道友。休迷假、内容堪守。要长久。

用真功全在,清心净意,擒猿捉马,休令暂时游走。

□□得无漏。气精神会合,丹砂结就。

无中相、自然开口。论无有。

这玄玄妙纱,怡然悟解,元来却是,真师暗中传授。

(0)

二郎神慢

应仙举。便下手、先除色欲。好玉洁冰清大丈夫。

更休任、泥拖水漉。一失人身难再复。

莫等闲、把前程失误。今略诉。

长生久视,五件堪为凭据。听取。第一要、涤除念虑。

第二要、忘贪戒酒肉。第三要、济贫拔苦。

第四要、常行慈善。第五要、精神保护。

依此五件,功成行满,得赴蓬莱仙路。

(0)

南吕.四块玉

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

小单于把盏呀刺刺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

(0)

西江月

本是一团血肉,惺惺全借阳神。起居言语是谁灵。

神去更无把柄。说出万般名相,教人转入迷津。

自从今日悟全真。妙语奇言不信。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