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君怨.咏柳》
《昭君怨.咏柳》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昭君怨

谁把软黄金缕,袅在最临风处。

低蘸绿波中,太濛濛。

愁杀花花絮絮,半是风风雨雨。

一树倍堪怜,寺门前。

(0)
鉴赏

这首《昭君怨·咏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的柔美与多情,以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姿态。诗人巧妙地将柳树比作“软黄金缕”,生动地展现了柳条轻盈柔软、随风摇曳的情态。柳树“袅”于“最临风处”,既表现了其在风中摇摆的姿态,也暗示了它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

接着,诗人通过“低蘸绿波中”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柳树与水的和谐共生关系,仿佛柳条轻轻触碰水面,留下一道道涟漪,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而“太濛濛”则形容了柳树在雾气或烟雨中的朦胧美,营造了一种若有若无、缥缈迷离的意境。

最后,“愁杀花花絮絮,半是风风雨雨”两句,不仅表达了对柳树在风雨中的坚韧与承受,也暗含了对自然界变幻无常的感慨。这里的“花花絮絮”既指落花飘絮,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与柳树的坚韧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一树倍堪怜,寺门前”则点明了柳树所在的位置——寺门前,赋予了它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使得这棵柳树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成为了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载体,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昭君怨·咏柳》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幅生动的柳树图景,不仅展现了柳树的美丽与生命力,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六里菁

六里菁何深,千章树如荠。

俯听秋蝉鸣,翻在幽涧底。

涧水何湔湔,谷兰香蘼蘼。

不见采芳人,谁为枕流子。

日暮心悠哉,临风聊徙倚。

(0)

与胡在轩简西峃泛舟至柳坝晚归

北风吹海岸,拥沬聚银沙。

去棹穿汀叶,归帆拂渚花。

鹅儿黄似酒,杨柳绿藏鸦。

物色撩人醉,醉歌凌紫霞。

(0)

青桥驿

铁壁千秋雪,冰崖万壑雷。

人家比星散,鸟道入云回。

旅寓山河隔,乡心日夜催。

客行春又夏,不见捷书来。

(0)

广心楼小酌忆张禺山

久客高峣上,登楼眺望频。

云连呈贡雨,花接晋宁春。

苏李诗篇盛,陈雷意气真。

不逢刘会孟,谁识两仙人。

(0)

续百一诗·其五

许由轻九州,归休娱颖颜。

共伯弃千乘,结隐巢首山。

渔钓性自适,轩冕忧相关。

泽雉苦樊笼,神龙乐潺湲。

何事子牟心,犹存魏阙间。

(0)

狱中怀曾东石

少岷清瘦近如何,云树相思病转多。

别后诗篇今几帙,秋来风雨忆重过。

青春已负前年约,明月应怜此夜歌。

生事茫茫各萍梗,几回搔首叹蹉跎。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