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幽愤》
《幽愤》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梦里瞻天尚戴盆,灵氛从不省烦冤。

三长已化苌弘血,九死难招宋玉魂。

明月只今怀故国,夕阳何处是中原。

沧桑一任供华发,渭水铜槃有泪痕。

(0)
鉴赏

这首诗《幽愤》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以“梦里瞻天尚戴盆”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梦境中仰望天空却仍感压抑的情景,暗喻现实中的无奈与束缚。接着,“灵氛从不省烦冤”一句,通过引用古代神话中的灵氛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不平之事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但又无力解决的无奈。

“三长已化苌弘血,九死难招宋玉魂”两句,运用典故,将历史人物苌弘和宋玉的命运与自己的情感相联系,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苌弘血化为碧玉象征着高尚情操的永恒,而九死不悔的精神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

“明月只今怀故国,夕阳何处是中原”两句,借景抒情,通过明月与夕阳的对比,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中原大地的向往。明月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而夕阳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现实的无奈。

最后,“沧桑一任供华发,渭水铜槃有泪痕”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个人沧桑的感慨。华发象征岁月的流逝,渭水铜槃则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寄托或象征,泪痕则直接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梦境、历史、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分韵得饮字送王懋伦佥宪还蜀

邂逅长安秋,挥金取市酝。

不烦丝竹声,只作文字饮。

未酣气先豪,剧谈恣齿吻。

指阐河洛幽,挑抉天地隐。

俯仰复何惭,得失付一哂。

白璧原无双,埃尘曷能泯。

昔立苍螭头,操觚近龙衮。

今为乌府豪,铸颜试标准。

简阅在帝心,九迁属明允。

勋名本无涯,麾谢邯郸枕。

(0)

题黄时重蓬岛分春卷

日日融和景象新,碧坛瑶圃气絪缊。

问渠何得长如此,分却蓬莱岛上春。

(0)

石门

岭南石门如剑门,江水中流万马奔。

中有长蛇与封豸,瘴烟白日常如昏。

楼船将军拥兵下,沧溟直欲一口吞。

大破石门收百粤,英风凛凛今如存。

扁舟石门闲访古,山青水白好人村。

禅扉次第连云起,幽阒不闻人世諠。

雨过山头翻石燕,风来水面拜江豚。

两岸桃花烂如锦,行人都道武陵源。

(0)

过南京会员外兄

为别三年久,相逢疑梦中。

酒杯殊款曲,行李暂从容。

开口花同笑,归心水共东。

雁来正寒月,鸰去又西风。

(0)

寄存道

燕子西飞东伯劳,苍茫云树海天高。

不知何处相逢日,对饮流霞和楚骚。

(0)

妻弟赵永宗至广西道署

问讯君来日,严亲近若何。

想应头戴雪,犹是足奔波。

迹履公门少,心悬子女多。

相思未相见,徒自泪成河。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