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夜读陆放翁集》
《雨夜读陆放翁集》全文
宋 / 乐雷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炉冷童吹火,山房夜黯然。

湿薪添茭爇,苦茗带芎煎。

灯暗潇江雨,诗吟笠泽烟。

老仙何处去,搔首吊尘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àngwēng
sòng / léi

lěngtóngchuīhuǒshānfángànrán

湿shīxīntiānjiāoruòmíngdàixiōngjiān

dēngànxiāojiāngshīyínyān

lǎoxiānchùsāoshǒuduòchénbiā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又湿润的夜晚场景,诗人独处山房之中,通过点燃潮湿的柴火来取暖。诗中的意象生动,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炉冷童吹火,山房夜黯然" 二句,从视觉和温度的角度出发,营造了一种冷清且略带忧郁的情境。童仆在努力地吹气以点燃炉火,而山房中的夜晚却依旧显得阴沉而没有光亮。

"湿薪添茭爇,苦茗带芎煎" 两句,通过对柴火和茶的细致描写,传递出一种耐心等待的氛围。湿润的木材难以点燃,需要不断添加干燥的茭草来维持火焰,而苦涩的 茗(一种草本植物,可作饮料)则与芎(一種香草)一起煮沸,增添了一份生活中的简单乐趣。

"灯暗潇江雨,诗吟笠泽烟" 两句,转向了听觉和嗅觉的体验。昏暗的灯光下,外面的江雨声似乎更加清晰,而诗人的吟诵则伴随着竹笠中升腾的水蒸气。

最后两句 "老仙何处去,搔首吊尘编" 则是对远古仙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和追问。老仙在哪里?是在这雨夜中也正独自沉思吗?诗人的头发被轻轻地吹乱,仿佛能够触摸到那遥不可及的传奇世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意象,传达了诗人在雨夜中的孤寂与向往,以及对古代仙人的无限憧憬。

作者介绍

乐雷发
朝代:宋   字:声远   号:雪矶   籍贯:湖南宁远   生辰: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猜你喜欢

画鹰

自是飞腾物,仍兼画作殊。

英姿风飒爽,苍翮锦模糊。

云雾终当击,轩楹未可呼。

海天秋万里,回首独踌蹰。

(0)

宫体四时词答和欧阳原之·其二

太液清无暑,承恩得泛船。

飞帷缘绿水,团扇夹晴烟。

日暮犹移辇,风来欲上仙。

池边荷叶小,个个似青钿。

(0)

和萧用文寒夜闻风之作

汹汹松涛合,潺潺竹溜分。

已怜寒夜入,况是客窗闻。

月黑乌号子,天高雁失群。

凄凉江海意,对酒正思君。

(0)

七月十四日同王徵君萧国录游云峰寺观壁间旧画墨龙有感

梵宇凭虚构,僧房隐树开。

窗间时见虎,山下或闻雷。

路绕岩腰上,泉通石骨来。

凄凉馀画壁,风雨半莓苔。

(0)

和子与王徵君中秋律诗一首

对月怜今夕,看云忆往年。

秋光连武姥,诗兴在禾川。

花底吹箫坐,松根枕石眠。

如何继清好,高咏赏团圆。

(0)

答吴生仲琰来韵

英英吴氏彦,文采动儒绅。

不惮荒山晚,远投佳句新。

云天开意气,秋水莹精神。

励志勤修业,终当继古人。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