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牙锵鸣,肃容专精。交神之义,罔敢弗诚。
设洗于阼,罍水惟清。盥以致洁,感通神明。
冲牙锵鸣,肃容专精。交神之义,罔敢弗诚。
设洗于阼,罍水惟清。盥以致洁,感通神明。
这首诗描绘了在祭祀感生帝时进行盥洗仪式的庄重与虔诚氛围。"冲牙锵鸣,肃容专精",开篇即以金石之声和严肃的仪态,展现了祭祀的隆重与神圣。"交神之义,罔敢弗诚",强调了与神灵交流的真挚态度,不敢有丝毫虚假。
接着,诗人描述了在阼阶设置洗具,使用清澈的泉水进行盥洗的过程。"盥以致洁,感通神明",通过这一清洁仪式,期望与神灵产生心灵上的沟通与感应,达到净化身心、祈求神灵庇佑的目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中对神灵的敬畏之心以及仪式的庄严与神圣,体现了古人对于精神信仰的重视和追求。
稽首一切智,圆通十方慧。
无上两足尊,法体含三世。
归命万德师,与慈启大悲。
溥度恒沙乐,愿力难恩□。
解空无比量,世出世间上。
了义修多罗,圆明真实相。
慧命久住持,阿僧历劫祗。
如今言下会,碎体报难齐。
我欲穷真法,法则非非法。
虽法非正固,要会无法法。
随文偈赞之,标宗立妙机。
通方闻便喜,声闻应皱眉。
红露穿碧海,是汝心非采。
不是风幡动,如如无变改。
白日绕须弥,只今是阿谁。
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般若真微妙,无相为宗要。
无住元为体,十方皆昭耀。
研穷理趣长,堆卷积山冈。
言言不及,一口吸西江。
方言称智慧,真人本无位。
出入面门间,参方还了利。
喻法比金刚,万邪岂可当。
不坏超今古,日久共行藏。
彼岸波罗蜜,清光穿白日。
镜中不乱光,虚空无鸟迹。
经文华贯行,破有作法王。
连年心苦念,不悟枉时光。
谁知远烟浪,孤帆一片张。
穿却虚空鼻,不著更参详。
别有好思量,满目足风光。
钓船依旧放,不见谢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