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衢寒雾敛,双阙曙光分。
綵杖迎春日,香烟接瑞云。
佩声清漏间,天语侍臣闻。
莫笑冯唐老,还来谒圣君。
九衢寒雾敛,双阙曙光分。
綵杖迎春日,香烟接瑞云。
佩声清漏间,天语侍臣闻。
莫笑冯唐老,还来谒圣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春日的繁华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九衢寒雾敛”,通过对长安城九条街道上清晨薄雾的描述,营造出一份静谧而又不失奢华的氛围。“双阙曙光分”则是说太阳初升,其光芒穿透了皇宫前后两座高大的城门(阙),这种景象在古代往往被赋予神性与权力之美,显示出帝都的辉煌和朝气。
接下来的“綵杖迎春日”、“香烟接瑞云”,则是通过对宫廷中贵族官员手持华丽杖棒(綵杖)迎接春光,以及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香烟与祥瑞之云相连,表现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和吉祥气氛的追求。
“佩声清漏间”写出了宫廷内清脆的玉佩声响在夜晚的水钟声(漏)中交织,营造出一份幽深而又不失奢华的夜空。紧接着“天语侍臣闻”,则是说皇帝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被站在朝堂上的大臣们所倾听,这里既强调了君主的话语权威,又表现出臣子们对于圣旨的敬畏。
最后两句“莫笑冯唐老,還來谒聖君”,则是在提醒人们不要轻视年迈的冯唐(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因为即使是他,也还会再次来到圣君面前陈述自己的意见。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先贤的尊重,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对于朝政的积极参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晨春日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贵族生活的奢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于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的尊重。
耄岁颜偏好,清谈眼倍明。
一经虽取效,五鼎未终荣。
伯陇承先志,兰陔惨故情。
西风吹泪眼,愁听薤歌声。
乾叶惊飞蹀躞轻,疎枝绰妁斗酥凝。
正怜驿使来冲雪,却费诗翁巧斲冰。
天女手高饶剪刻,玉环肌满见棱层。
何人醉作罗浮梦,花杪横参撼未应。
天地有英气,锺秀在人间。
流虹甫近华旦,维岳预生贤。
千载明良会遇,三世勋庸忠烈,谁得似家传。
高论排风俗,抗志遏狂澜。
记年时,胡尘外,拥朱幡。
洪枢紫府功业,指日复青毡。
拭目泥封飞下,趁取梅花消息,去去簉朝班。
骨相元不老,何必颂南山。
摩挲阅古堂前柳,尽是世臣乔木。
故国风流,中兴事业,都写南山脩竹。
商颜自绿。
甚当日君王,浩歌鸿鹄。
谁识宫中,有人先定大横卜。
簪貂更鸣佩玉。
退朝归较晚,留传黄屋。
雨露无边,风云在手,宜享长生案此处缺一字福。
神京未复。
看先取鸿淘,次封函谷。
岁岁初寒,小桃花下跨青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