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桐竹赠张燕公》
《桐竹赠张燕公》全文
唐 / 李伯鱼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北竹青桐北,南桐绿竹南。

竹林君早爱,桐树我初贪。

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

栖食更如此,馀非凤所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zhúzèngzhāngyàngōng
táng / bǎi

běizhúqīngtóngběinántóng绿zhúnán
zhúlínjūnzǎoàitóngshùchūtān

fèngtóngkuìfèngshízhúcán
shígèngfēifèngsuǒkān

注释
北:北方。
竹:竹子。
青桐:青色的梧桐。
南:南方。
绿竹:绿色的竹子。
君:你(古代对人的尊称)。
我:我。
贪:喜爱、贪恋。
凤:凤凰。
栖:栖息。
愧:羞愧。
食:食用。
惭:惭愧。
翻译
北方的竹林青翠,南方的梧桐碧绿。
你早早就喜欢上了竹林,我初次见到梧桐便心生贪恋。
凤凰栖息在梧桐上无愧,凤凰食用竹子又何须羞惭。
它们的栖息与食性如此,其他的事物就不是凤凰所能承受的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北竹青桐北,南桐绿竹南"两句通过对比设置,将竹和桐的不同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北方的竹子清秀而挺拔,南方的桐树则是翠绿欲滴,这种对立统一的描写手法,不仅映射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也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不同选择和命运。

"竹林君早爱,桐树我初贪"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两种植物各自独特之处的喜爱和向往。这里,“早爱”与“初贪”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不同事物的欣赏和理解。

"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两句则是借助凤凰这一神圣而稀有的鸟类来形象地表达,对于这些植物的珍视与满足。诗人认为,就如同凤凰栖息在桐树上不感到羞愧,吃掉了竹子也不必感到惭愧一样,这里暗示了对自然界中生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和谐共生的态度。

最后一句"栖食更如此,馀非凤所堪"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念,即不仅是凤凰,就连其他鸟类在选择栖息或进食时,也同样遵循着自然法则,不会做出超越其本性的事情。这句话也可以被解读为,诗人对于顺应自然、顺从天性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竹和桐的不同特质,以及凤凰与其他鸟类栖息进食行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万物各有其适宜生存状态的深刻理解。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顺应自然、不强求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李伯鱼
朝代:唐

生卒年不详。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善为文,官至青州司功。伯鱼卒后,其妻张氏归依其弟张说,武后长安二年(702)卒。事迹略见张说《李氏张夫人墓志铭》。《唐诗纪事》卷一七误云伯鱼玄宗开元六年(718)登进士第,后人多沿其误。《全唐诗》存诗1首。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