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去方烧县,兵来复打城。
艰难唯有骨,生死两无情。
欲住家何有,谋归计未成。
人言李御史,满腹是精神。
贼去方烧县,兵来复打城。
艰难唯有骨,生死两无情。
欲住家何有,谋归计未成。
人言李御史,满腹是精神。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背景下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首联“贼去方烧县,兵来复打城”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战争的频繁与残酷,百姓在贼寇离去后尚未喘息,又面临军队的侵扰,生活动荡不安。颔联“艰难唯有骨,生死两无情”进一步深化主题,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显得冷漠无情,凸显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颈联“欲住家何有,谋归计未成”则从个人层面出发,表达了在战乱中人们渴望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但现实却充满了阻碍,无法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尾联“人言李御史,满腹是精神”似乎是对前文的转折,通过提及李御史的满腹经纶,暗含对和平时代的向往和对有能力治理国家、带来安宁的官员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背景下的社会现状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与无奈,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安定生活的深深渴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