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寄胡饼与杨万州》。诗中通过形象鲜明的语言描述了胡麻饼的美味,并表达了诗人想借此馈赠远方友人的情谊。
"胡麻饼样学京都"一句,直接描绘出胡麻饼外观的特点,将其比作京都(长安)的饼样,既赞扬了胡麻饼的风味,也反映了诗人对京都美食的向往和记忆。
"面脆油香新出炉",则是对胡麻饼质感和气味的具体描写。"面脆"表明饼皮酥脆,"油香"说明饼内有馅且香气扑鼻,而"新出炉"则增加了食物的诱惑力,让人联想到刚烤制出的胡麻饼热气腾腾、令人垂涎。
"寄与饥馋杨大使"一句,表明诗人的情感寄托。诗人将这美味的胡麻饼作为礼物,送给远方的朋友杨万州(即杨凭)。"饥馋"不仅形容杨大使可能处于饥饿状态,也隐含着对美食的渴望和期待。
最后一句"尝看得似辅兴无"中,"尝看"是试吃的意思,而"得似辅兴无"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杨大使品尝后能感受到一种超越辅兴(古代著名酒家)的美味享受。这里的"无"字,常用于形容事物超出寻常,比喻极尽完美。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对饮食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绘,还通过一件普通的事物——胡麻饼,传达了友情的温馨与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