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子瞻学士初通判杭州过秀州遇乡僧本觉庵文长老赋一诗留赠其后以学士再莅杭过之则文已退院三过之圆寂矣皆有诗志其感慨后四百年太守龚君勉于庵内别构丙舍祀苏公颜之曰三过而悉步其韵一时诸贤和之不佞继焉·其一》
《苏子瞻学士初通判杭州过秀州遇乡僧本觉庵文长老赋一诗留赠其后以学士再莅杭过之则文已退院三过之圆寂矣皆有诗志其感慨后四百年太守龚君勉于庵内别构丙舍祀苏公颜之曰三过而悉步其韵一时诸贤和之不佞继焉·其一》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五马䟃?白发中,文殊已老尚呼童。

由来万劫俱成幻,何必三过始悟空。

此日使君真好事,当时长者不言功。

若同圆泽论行径,只在钱唐东复东。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纪念苏轼(苏子瞻)三次到访杭州与秀州(今浙江嘉兴)的经历所作。诗中充满了对苏轼人格魅力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五马䟃?白发中,文殊已老尚呼童”描绘了苏轼年迈但仍保持童心的形象,文殊菩萨般的智慧与慈祥。颔联“由来万劫俱成幻,何必三过始悟空”表达了对人生如梦幻泡影的深刻理解,无论经历多少次的轮回,最终都会明白一切皆为空无。颈联“此日使君真好事,当时长者不言功”赞扬了苏轼在任期间的善举,以及他低调不张扬的为人处世态度。尾联“若同圆泽论行径,只在钱唐东复东”借用佛教故事,暗示苏轼与圆泽和尚一样,虽行迹遍及钱塘江两岸,但最终都归于寂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苏轼的人格魅力与深远影响,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过刘维新冰石堂话旧

鸣鸟嘤嘤春可怜,渝州晚郭竹林烟。

龙台径侧青峰寂,冰石堂高绛烛然。

辉览向从千仞表,剧谈不啻五年前。

袖中封事还匡济,好附长风到九天。

(0)

晴日巴阳千嶂开,布帆轻捷爱沿洄。

老予自了江山债,候吏无烦鼓角催。

(0)

滟滪

瞿塘峡口两崖间,巨石遥当陆海关。

粤客谩疑真砥柱,夔人誇道小金山。

险防如象行忘戒,神避然犀有遁奸。

谁谓西游无好兴,也凭奔峭看潺湲。

(0)

巫峰二首·其二

旧爱江郎石,层阴照眼明。

天教闲玩览,山岂惮将迎。

不改古今色,宁含云雨情。

从来岑寂意,未可少猿声。

(0)

子楚兰生韦庵坡山各以诗见贺残腊达荆次韵奉答二首·其一

十州名迹竟谁传,拟掷台章学醉眠。

汤饼一杯仍岁晚,诗邮千里却春先。

阴功且愧黄承事,衰鬓何如白乐天。

西墅东林多旧约,几时盘盏侍灯前。

(0)

次韵高吾院长拟游君山且至风阻

君山渺何许,□□□□睇。

宛其几席傍,浩隔云水际。

萧森万木丛,坐恐古道翳。

高怀掠鹭纵,迅楫决蛟眦。

巽二胡凭陵,玄云散拖曳。

回桡岂足惮,胜赏怅未济。

可赏世讵无,所怅负宿契。

帝乐杳不闻,孰觏竹上涕。

杜陵渼陂上,亦恐风雨戾。

鲸波会当平,迟君泛春霁。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