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䟃?白发中,文殊已老尚呼童。
由来万劫俱成幻,何必三过始悟空。
此日使君真好事,当时长者不言功。
若同圆泽论行径,只在钱唐东复东。
五马䟃?白发中,文殊已老尚呼童。
由来万劫俱成幻,何必三过始悟空。
此日使君真好事,当时长者不言功。
若同圆泽论行径,只在钱唐东复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纪念苏轼(苏子瞻)三次到访杭州与秀州(今浙江嘉兴)的经历所作。诗中充满了对苏轼人格魅力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五马䟃?白发中,文殊已老尚呼童”描绘了苏轼年迈但仍保持童心的形象,文殊菩萨般的智慧与慈祥。颔联“由来万劫俱成幻,何必三过始悟空”表达了对人生如梦幻泡影的深刻理解,无论经历多少次的轮回,最终都会明白一切皆为空无。颈联“此日使君真好事,当时长者不言功”赞扬了苏轼在任期间的善举,以及他低调不张扬的为人处世态度。尾联“若同圆泽论行径,只在钱唐东复东”借用佛教故事,暗示苏轼与圆泽和尚一样,虽行迹遍及钱塘江两岸,但最终都归于寂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苏轼的人格魅力与深远影响,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君山渺何许,□□□□睇。
宛其几席傍,浩隔云水际。
萧森万木丛,坐恐古道翳。
高怀掠鹭纵,迅楫决蛟眦。
巽二胡凭陵,玄云散拖曳。
回桡岂足惮,胜赏怅未济。
可赏世讵无,所怅负宿契。
帝乐杳不闻,孰觏竹上涕。
杜陵渼陂上,亦恐风雨戾。
鲸波会当平,迟君泛春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