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沅水悠悠湘水春,临岐南望一沾巾。

信陵门下三千客,君到长沙见几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iúxuānzhīdàozhōucuī
táng / liúchángqīng

yuánshuǐyōuyōuxiāngshuǐchūnlínnánwàngzhānjīn

xìnlíngménxiàsānqiānjūndàochángshājiànrén

翻译
沅江和湘江的春水悠悠流淌,即将分别时我向南望去,心中不禁泪湿衣襟。
想起当年信陵君门下的众多宾客,你到了长沙,还能见到当初的哪些故人呢?
注释
沅水:沅江是中国南方的河流,这里代指湘江上游。
悠悠:形容水流连不断或时间长久。
临岐:面临歧路,即将分别。
南望:向南看。
沾巾:泪水打湿了衣巾,表示悲伤。
信陵门下:指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他以礼贤下士著称。
三千客:形容信陵君门客众多。
长沙:古代楚国的都城,这里泛指南方。
见几人:还能见到多少旧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首句"沅水悠悠湘水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图景,其中“沅水”与“湘水”都是湖南省内的河流,象征着诗人所处的地域环境,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悠悠"一词传达出水流缓慢而持久的意境。

第二句"临岐南望一沾巾"则是诗人站在高处向南遥望,心中充满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一沾巾”可能象征着诗人为朋友离别所流下的泪水,或许是他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忧伤。

第三句"信陵门下三千客"中的“信陵门”在古代指的是贵族或显赫人物的府邸,“三千客”则形容门庭若市,宾客盈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夸张地表达对友人的敬仰和羡慕。

最后一句"君到长沙见几人"则是诗人询问朋友到达长沙后能遇到多少知心好友。在这里,“几人”反映出诗人对朋友社交圈的关切,也许隐含着一种孤独或寻找知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簟送人诗代简二首

一幅冰纨织翠筠,风涵秋水碧鳞鳞。
北窗高卧正须此,卷似闲曹吏隐人。

(0)

壬午二月桃方盛开雪积其上光辉红润不可形状

粲粲乘鸾万玉妃,肯将红艳斗光辉。
只应侍宴瑶池罢,犹带天边醉色归。

(0)

朝中措·青山隐隐水斜斜

青山隐隐水斜斜。
修竹两三家。
又是水寒山瘦,依然行客遍天涯。
天教流落,东西南北,不恨年华。
只恨夜来风雨,投明月、老却梅花。

(0)

菩萨蛮·镜天良月皆佳节

镜天良月皆佳节。
休恨今宵妨皎洁。
玉锁闷蟾宫。
姮娥意自通。
终有开时节。
莫放笙歌歇。
来夕尚婵娟。
何妨把酒看。

(0)

菩萨蛮·蓬山学士文章伯

蓬山学士文章伯。
尊前风味谁能敌。
新觅似花人。
添成小院春。
玉纤呵翠袖。
满劝金杯酒。
寿酒莫辞斟。
酒深人意深。

(0)

临江仙·桃李飞花春渐老

桃李飞花春渐老,海棠次第芬芳。
庭前红药已成行。
酴醿开未到,犹更有花王。
从此便须排日醉,莫将闲事相妨。
老来不是太疏狂。
尊前君看取,潘鬓已成霜。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