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须咄咄漫书空,未觉人间欠此翁。
黄犊自随谙寂寞,青山亦讳话穷通。
人方怒及水中蟹,我亦冥如天外鸿。
醉眼不知人几品,久将樵牧等三公。
底须咄咄漫书空,未觉人间欠此翁。
黄犊自随谙寂寞,青山亦讳话穷通。
人方怒及水中蟹,我亦冥如天外鸿。
醉眼不知人几品,久将樵牧等三公。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方岳所作,名为《次韵郑总干(其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作者的情感状态,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心境。
“底须咄咄漫书空”一句,形容诗人对书籍的渴望与追求,如同对知识的无尽探索。而“未觉人间欠此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自认为不受世事困扰。
接下来的“黄犊自随谙寂寞,青山亦讳话穷通”两句,通过对黄牛和青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的心境,以及他对于世间繁杂事务的淡然态度。
“人方怒及水中蟹,我亦冥如天外鸿。”这里的“人方怒及水中蟹”暗示着人们对小事的过分关注,而“我亦冥如天外鸿”则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与宁静,就像高空中的鸿雁,与世俗隔绝。
最后,“醉眼不知人几品,久将樵牧等三公。”一句,以醉酒的状态比喻自己对于世间功名利禄的漠然,不再计较社会地位的高低,而“久将樵牧等三公”则表达了诗人愿意长期隐居山林,与樵夫、牧童为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