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没草堂阴,收书复挂琴。
闭门人迹绝,危坐客愁深。
星汉光铓动,湖山气象沈。
嫦娥如借月,蚊蚋莫相侵。
日没草堂阴,收书复挂琴。
闭门人迹绝,危坐客愁深。
星汉光铓动,湖山气象沈。
嫦娥如借月,蚊蚋莫相侵。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诗人独处草堂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宁静与深沉的氛围。
首句“日没草堂阴”,以夕阳西下,草堂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环境。接着,“收书复挂琴”一句,诗人将书籍整理好,又将琴悬挂起来,这一动作透露出他内心的平静与对艺术的热爱。随后,“闭门人迹绝”进一步强调了外界的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与诗人隔绝开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危坐客愁深”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即使表面看似平静,内心却充满了深深的忧愁。
接下来,“星汉光铓动,湖山气象沈”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天空与自然,星河闪烁,湖山静默,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澜与外界的宁静。最后,“嫦娥如借月,蚊蚋莫相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干扰的排斥,希望如同嫦娥借月般,获得心灵的纯净与宁静,不受外界纷扰的侵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夜晚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不失高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