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住疏山祇树园,卧观云气起江村。
百年鼎鼎春风转,一钵垂垂老眼昏。
古殿横空森铁凤,夜潭翻浪落金盆。
何时系缆西峰下,松柏阴中独叩门。
师住疏山祇树园,卧观云气起江村。
百年鼎鼎春风转,一钵垂垂老眼昏。
古殿横空森铁凤,夜潭翻浪落金盆。
何时系缆西峰下,松柏阴中独叩门。
此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常老即将入住疏山祇树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林的静谧与自然的壮丽。首句“师住疏山祇树园”,点明了常老即将栖身的地点,疏山祇树园,一个充满禅意与自然和谐之美的所在。接着“卧观云气起江村”,以“卧”字生动地刻画出常老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他静静地躺在那里,观察着云气从江边的村落升起,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百年鼎鼎春风转,一钵垂垂老眼昏”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常老的人生历程与当前的景象交织在一起。百年如白驹过隙,春风流转,而他的双眼因年岁增长而渐渐昏花,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常老对世事的淡泊与内心的宁静。
“古殿横空森铁凤,夜潭翻浪落金盆”描绘了疏山祇树园内古朴庄严的景象。古殿高耸,铁凤雕饰,夜色中的潭水波光粼粼,仿佛落入金盆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祥和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禅宗修行之地的独特韵味。
最后,“何时系缆西峰下,松柏阴中独叩门”表达了诗人对常老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期待。想象着将来某日,常老在西峰下系缆停舟,独自在松柏的浓荫中敲响寺院的大门,寻求心灵的归宿与宁静,这样的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平和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物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以及诗人对其深沉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