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
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
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
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
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
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
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
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自然界中的修行生活。"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表达了禅师长时间的流浪生活,最终在一棵大树下找到了打坐冥想的场所。这不仅反映了古代僧侣寻求心灵寄托之地的情形,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则表达了一种宁静的心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寂寂"二字传递出一种深远的安静,而"心无住"则是禅学中常提到的观点,意指心灵不再被世间的欲望所困。"年年日自长"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冷漠态度,显示了诗人对于物是人非的超然。
接下来的"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更进一步描绘了禅师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情景。虫蛇与他同眠于山涧之中,草木与他共同承受严寒,这些生灵在诗人眼中都成为他的修行伙伴,展现了一种深刻的自然观和生命观。
最后两句"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则是对传闻中的天台山上有一座古老禅房的提及。这里的"南人"可能指的是来自南方的人,他们口述的消息成为了诗人的向往。这也许暗示了诗人对于更为深远、更为神秘的修行之地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禅师生活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