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树下禅师》
《题树下禅师》全文
唐 / 于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

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

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

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ùxiàchánshī
táng /

jiǔxíngduōdìngshùxiàshìchánchuáng
xīnzhùniánniáncháng

chóngshétóng宿jiàncǎogòngjīngshuāng
jiànnánrénshuōtiāntáiyǒujiùfáng

翻译
长期行走居无定所,树荫之下便是参禅之地。
内心宁静无所执着,任凭岁月悠悠漫长。
虫与蛇共眠在山涧,草木一同经历风霜。
听闻南方人言讲,天台山上有座往昔的禅房。
注释
久行:长时间行走。
多不定:常常没有固定住所。
树下:树木之下。
禅床:修行打坐的地方。
寂寂:寂静无声,形容心境平和。
心无住:心里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年年:每年,泛指时间的流逝。
日自长:日子自然地变长,也有时间感觉变慢之意。
虫蛇:昆虫与蛇类,这里泛指山野生物。
同宿涧:一起在山涧中过夜。
草木:草与树木,代指自然界中的植物。
共经霜:共同经历寒冷的霜冻。
已见:已经听说。
南人:南方的人。
天台:天台山,中国著名佛教圣地。
有旧房:存在着一座古老的房屋(此处指禅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自然界中的修行生活。"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表达了禅师长时间的流浪生活,最终在一棵大树下找到了打坐冥想的场所。这不仅反映了古代僧侣寻求心灵寄托之地的情形,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则表达了一种宁静的心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寂寂"二字传递出一种深远的安静,而"心无住"则是禅学中常提到的观点,意指心灵不再被世间的欲望所困。"年年日自长"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冷漠态度,显示了诗人对于物是人非的超然。

接下来的"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更进一步描绘了禅师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情景。虫蛇与他同眠于山涧之中,草木与他共同承受严寒,这些生灵在诗人眼中都成为他的修行伙伴,展现了一种深刻的自然观和生命观。

最后两句"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则是对传闻中的天台山上有一座古老禅房的提及。这里的"南人"可能指的是来自南方的人,他们口述的消息成为了诗人的向往。这也许暗示了诗人对于更为深远、更为神秘的修行之地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禅师生活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于鹄

于鹄
朝代:唐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猜你喜欢

享庙乐辞十八首·其三昭夏乐

大祀云事,献奠有仪。既歌既展,赞顾迎牺。

执从伊竦,刍饰惟栗。俟用于庭,将升于室。

且握且骍,以致其诚。惠我贻颂,降祉千龄。

(0)

大禘圜丘及北郊歌辞十三首·其五皇夏乐

帝敬昭宣,皇诚萧致。玉帛齐轨,屏摄咸次。

三垓上列,四陛旁升。龙陈万骑,凤动千乘。

神仪天蔼,睟容离曜。金根停轸,奉光先导。

(0)

时人为冯祖赵三氏子语

冯祖及赵,秽我凤池。

(0)

武平中童谣

和士开。七月三十日。将你向南台。

(0)

日晚弹琴诗

上客敞前扉,鸣琴对晚晖。

掩抑歌张女,凄清奏楚妃。

稍视红尘落,渐觉白云飞。

新声独见赏,莫恨知音稀。

(0)

魏孝武帝迁长安时谚

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