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而怀其居,孔子亦云非。
贤臣事晋侯,夜载使逃齐。
酖毒比晏安,君子不可怡。
乐小必害大,安近远之迷。
野刍养骐骥,当念和銮驰。
一饱愿即止,几何非犬鸡。
高贤意有在,汲汲不敢迟。
安能守槽枥,长伴儿曹嬉。
士而怀其居,孔子亦云非。
贤臣事晋侯,夜载使逃齐。
酖毒比晏安,君子不可怡。
乐小必害大,安近远之迷。
野刍养骐骥,当念和銮驰。
一饱愿即止,几何非犬鸡。
高贤意有在,汲汲不敢迟。
安能守槽枥,长伴儿曹嬉。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炎热的夏日对生活的一些感慨和思考。开篇“士而怀其居,孔子亦云非”表达了诗人对于士人应有之为的认识,即便是怀念自己的住所,也不应当过度沉迷于物质的享受,这与孔子的中庸之道相呼应。
接着,“贤臣事晋侯,夜载使逃齐”通过历史上贤臣为了避难而秘密行动的情景,反映出诗人对于忠诚和职责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紧随其后,“酖毒比晏安,君子不可怡”则是用 酖酒(古代的一种毒酒)的隐喻,强调了君子应当警惕那些表面上看似平静无害实则潜藏危机的事物。
“乐小必害大,安近远之迷”进一步阐述了过度追求小的快乐可能会导致大的灾难,这是对生命态度的一种提醒。诗人通过“野刍养骐骥,当念和銮驰”表达了对于那些在平凡中培养出卓越品质的事物(如同普通草料能养育出良马)的赞赏,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平淡生活中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
“一饱愿即止,几何非犬鸡”则是表达了对于过度追求物质满足的批判,反思生命中的欲望和需求应有所节制。最后,“高贤意有在,汲汲不敢迟”显示出诗人对于高尚理念的追求和对时间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警醒自己和读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象所迷惑,追求高尚的情操,并在平凡中寻找生活的意义。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