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粉搓香,烟鬟斜亸蝤蛴嫩。绣床垂顿。
半为东风困。不许轻搂,意拗心原顺。低声问。
齿痕偷印。又道多情狠。
捏粉搓香,烟鬟斜亸蝤蛴嫩。绣床垂顿。
半为东风困。不许轻搂,意拗心原顺。低声问。
齿痕偷印。又道多情狠。
这首《点绛唇·美人颈》描绘了一位娇美女子的颈项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肌肤如脂、香气扑鼻的特质。诗人以“捏粉搓香”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女子颈间涂抹的细腻粉质与散发的迷人香气,营造出一种温婉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烟鬟斜亸蝤蛴嫩”一句,运用了蝤蛴(一种幼小的甲壳虫)来比喻女子颈部的柔嫩与娇小,同时“烟鬟斜亸”描绘了女子发髻轻轻垂落的慵懒姿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女性的柔美。
“绣床垂顿”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精致与女子的娇弱,绣床的垂顿暗示了女子在春风中略显疲惫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她对周围环境的依赖与娇贵。
“半为东风困”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春风吹拂与女子的娇弱联系起来,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女子因春日之风而感到的轻微不适或慵懒。
“不许轻搂,意拗心原顺”则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一方面她希望得到亲近与呵护,另一方面又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矜持、害羞或是对情感的不确定)而抗拒过于亲密的接触,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被诗人细腻捕捉并表达出来。
最后,“低声问。齿痕偷印。又道多情狠。”这一段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女子与对方之间的互动。女子低声询问,却在不经意间留下了齿痕,这既是亲密行为的痕迹,也是情感流露的象征。同时,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对方情感的复杂评价——既是多情的,又是狠心的,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反映了两人之间关系的微妙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女子颈项之美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交流的微妙刻画,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女性美的独特审美视角和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
避地东村深几许?
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大厦元非一木支,欲将独力拄倾危。
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当日奸谀皆胆落,平生忠义只心知。
端能饱吃新州饭,在处江山足护持。
画鼓轰天。
暗尘随宝马,人似神仙。
天恁不教昼短,明月长圆。
天应未知道,天天。
须肯放、三夜如年。
流酥拥上香軿。
为个甚、晚妆特地鲜妍。
花下清阴乍合,曲水桥边。
高人到此也乘兴,任横街,一一须穿。
莫言无国艳,有朱门、锁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