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程彦之归吴》
《别程彦之归吴》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无成何用出昭关,眼底浓华阅几般。

陆品携来寻白水,谢家将去入名山。

缁寮乞作分桃忏,练帢羞归掷果湾。

七十二峰青朵朵,岚光只在屋楣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别程彦之归吴》。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程彦之归乡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无成何用出昭关”,以昭关典故起笔,昭关是古代楚国的关隘,常用来比喻艰难险阻或人生旅途中的难关。此处暗含了对友人归途可能遭遇困难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虽未取得成就却仍需面对生活挑战的感慨。

“眼底浓华阅几般”一句,通过“浓华”一词,描绘了眼前繁华景象,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开的环境,而“阅几般”则表达了对这些变化和经历的感慨,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陆品携来寻白水,谢家将去入名山”两句,运用了典故,陆品可能是指陆羽,白水可能是指白水洞,而谢家则可能指的是谢灵运,他们都是著名的文人雅士,以山水为伴,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脱。这两句既是对友人即将前往名山大川的祝愿,也是对其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赞美。

“缁寮乞作分桃忏,练帢羞归掷果湾”两句,分别引用了佛教和古代文人的典故。缁寮乞作分桃忏,意为僧侣请求分享桃子以忏悔过错,这里可能是借以表达友人归途中的某种内省或对过去的反思。练帢羞归掷果湾,则可能源自古代文人聚会时掷果为乐的典故,这里可能是在暗示友人归途中的某种尴尬或不自在。

最后一句“七十二峰青朵朵,岚光只在屋楣间”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七十二峰青翠欲滴,云雾缭绕,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自然之美所包围。然而,这种美景仅限于屋檐之上,暗示了友人即将远离这一切,进入一个更为广阔但未知的世界。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归途的关切,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思。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和崔元初秋日舒怀感时叙旧情见乎辞·其一

淮南入幕皆名士,边土从军总贵游。

万里又劳丞相出,九重独使圣君忧。

禾生异亩虚占斗,木落空江欲变秋。

召伯埭前听报捷,高邮城外解通舟。

(0)

送庐山高斋赴南康监郡时兵火之馀在吴城山开司

公昔骑麟下星渚,前身恐是匡庐君。

孤城遗老穷无告,太守真符喜见分。

彭蠡帆樯明夕照,吴城旌旆拂秋云。

明年春殿论功赏,传奏先将姓字闻。

(0)

和娄所性韵就谢寄汉帖二本之诗

两帖真如白璧双,山灵呵护过沧江。

不知明月生春浦,每怪晴虹贯夜窗。

老去秪留诗卷在,愁来宁受酒杯降。

竹轩近喜多风致,活水栽荷满石缸。

(0)

九月一日寄谢太守

出入侯门五见春,每承分粟济清贫。

托交独喜君知我,临老犹将子累人。

公论几时令捧檄,私恩有日效扶轮。

鱼书一札珍藏在,白发西湖愿卜邻。

(0)

甫里先生故宅是时马县尹葺其庙

太湖三万六千顷,一代高贤独此翁。

故宅有僧茶灶在,荒池无主鸭阑空。

松陵唱和知谁再,茅屋襟期与我同。

最爱长洲马明府,艰危犹自挹高风。

(0)

送夏君美宪使出使回浙

三入军中只布衣,至今颜面带霜威。

中原定乱刘琨老,南粤称臣陆贾归。

走也暮年空感慨,使乎今日有光辉。

乾坤始觉王纲正,夜夜星台拱太微。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