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侧临妆镜,波摇濯发盘。
慇勤数多叶,落日更凭栏。
叶侧临妆镜,波摇濯发盘。
慇勤数多叶,落日更凭栏。
这首诗描绘了红莲在水中的倒影与自然互动的美丽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叶侧临妆镜”,形象地描绘了红莲叶子如同女子临镜梳妆,侧面映照出水中倒影的情景,暗示了红莲的娇美与雅致。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红莲比作临镜的女子,生动地展现了其形态之美。
“波摇濯发盘”,进一步描述了红莲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中,仿佛在洗濯着自己的发盘,即花瓣,强调了红莲在水中的动态美,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慇勤数多叶”,表达了诗人对红莲的关注与喜爱,通过“慇勤”一词,传达出诗人对红莲的细心观察与欣赏之情。同时,“数多叶”也暗示了红莲繁茂的生长状态,以及诗人对红莲整体美感的赞美。
“落日更凭栏”,则描绘了诗人站在栏杆旁,欣赏着夕阳下的红莲景色。这里的“落日”不仅渲染了画面的氛围,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凭栏”则体现了诗人不愿离去、流连忘返的心情,表达了对红莲美景的深深陶醉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红莲及其倒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春欲来时,看雪里、新梅品流珍绝。
气韵楚江,颜色中央,数朵巧镕香蜡。
嫩苞珠泪圆金烛,娇腮润、蜂房微缺。
画栏悄,佳人道妆,醉吟风月。
淡白轻红谩说。
算何事、东君用心偏别。
赋与异姿,添与清香,堪向苦寒时节。
但教开后金尊满,休惆怅、落时歌阕。
断肠也,繁枝为谁赠折。
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晓。
路渐入、垂杨芳草。
过平堤,穿绿迳,几声啼鸟。
是处里,谁家杏花临水,依约靓妆窥照。
极目高原,东风露桃烟岛。
望十里、红围绿遥。
更相将、乘酒兴,幽情多少。
待向晚、从头记将归去,说与凤楼人道。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
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
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
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
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
桃腮杏脸,嫩英万叶,千枝绿浅红深。
轻风终日,泛暗香、长满衣襟。
洞户醉,归访笙歌,晚来云海沉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