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
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
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
惜花有恨与谁同。晓妆慵。忒愁侬。
燕子来时红雨已濛濛。
尽有春愁衔不去,无端底,是游蜂。
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
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
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
惜花有恨与谁同。晓妆慵。忒愁侬。
燕子来时红雨已濛濛。
尽有春愁衔不去,无端底,是游蜂。
这首《江城子·落花》由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落花的景象,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词的开篇“花开花落一年中”,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点明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接下来的“惜残红,怨东风”两句,直接表达了对落花的怜惜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与哀叹。“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一句,将落花比作雪花,形象地描绘了花瓣飘落的情景,同时“恼煞”二字则赋予了这种景象一种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三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词人独自坐在那里,面对着飘落的花瓣,感叹着春天的短暂,仿佛在说:“花事已了,春天又要匆匆离去。”这种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命短暂的忧虑,是许多文人墨客共同的情感体验。
“惜花有恨与谁同”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于落花的深深惋惜和内心的孤独感。她似乎在问自己,这样的悲情与遗憾,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晓妆慵。忒愁侬”两句,则通过描述主人公早晨懒于梳妆打扮,心情沉重的状态,进一步展现了她因落花引起的愁绪。
最后,“燕子来时红雨已濛濛。尽有春愁衔不去,无端底,是游蜂”几句,以燕子、春愁和游蜂为意象,继续抒发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忧伤。燕子的到来,本应是春天的象征,但此时却伴随着红雨(落花),暗示着春天的美好即将消逝。而“春愁”无法被燕子带走,甚至游蜂的忙碌也显得有些无谓,这都反映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