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湾八景》
《台湾八景》全文
清 / 林庆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形胜蔚崔巍,登高望九垓。

三时先月得,七宝避风催。

宦困称颜骨,名成笑陆才。

澄清惟此景,耸立素怀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八景之一的壮丽景象,以“形胜蔚崔巍”开头,展现出山峦的雄伟与高峻,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矗立于天地之间。接着,“登高望九垓”一句,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境,将视野扩展至广阔的大地,寓意着心胸的开阔与对世界的包容。

“三时先月得,七宝避风催”描绘了时间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无论是清晨、正午还是傍晚,都能感受到月光的温柔与保护,仿佛七宝(象征珍贵之物)在风中躲避,而月光则为它们带来安宁。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宦困称颜骨,名成笑陆才”这一句运用了典故,通过“颜骨”和“陆才”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困境的无奈与对于才华的自我肯定。颜骨,原指颜回的骨相,常用来形容人的品格高洁;陆才,出自《世说新语》,形容陆机的才华横溢。在这里,诗人或许是在自嘲或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最后,“澄清惟此景,耸立素怀开”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在这片澄清、纯净的景色面前,心灵得到了释放与开阔。耸立的山景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明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台湾八景之一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联系,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林庆旺
朝代:清

是中国清朝官员,于1695年上任台湾府儒学教授,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品等虽不高,但是地位崇高
猜你喜欢

朝真步虚词

珠佩珊珊路绝尘,凤凰山上夕朝真。

甘棠美政行南国,列宿寒光拱北辰。

篆冷金盘云屋晓,书飞玉阙洞天春。

一声辽鹤归传报,寿益君王福在民。

(0)

钓矶怀古十章·其二任公子

机深谁及任公子,浙水苍梧饱巨鳞。

鲵鲋不吞钩上犗,一年笑杀海边人。

(0)

延陵季子庙

战国干戈礼义隳,延陵高节救周衰。

当时若嗣诸侯统,后世谁传十字碑。

生死不欺留剑约,兴亡都在审音知。

名儒如欲修前史,列传应须次伯夷。

(0)

沧浪亭

沧浪之歌因屈平,子美为立沧浪亭。

亭中学士逐日醉,泽畔大夫千古醒。

醉醒今古彼自异,苏诗不愧离骚经。

(0)

和红蕉二首·其二

绮窗开处画堂西,红绿相参数尺低。

种得青琳生宝焰,裁将丹锦护封题。

染因乘露皆鲜翠,舞为交竿少整齐。

惆怅夜来经暮雨,妆痕几点带娇啼。

(0)

送蔡帅赴平凉

剑外开三蜀,回中宿万兵。

召还宜北觐,赐钺又西征。

体貌均先后,权纲一重轻。

渊衷尤慎简,舆意尚难平。

伊昔藩条振,于今治体成。

有为终简易,无迹但恢闳。

笔下销顽弊,樽前得隐情。

快如长剑立,通若巨河倾。

阔刃从虚落,醇源及物情。

山川增气象,草木遂勾萌。

暖褐三冬足,丰畴百室盈。

咏歌今父母,畏服古神明。

方幸华轮柅,俄闻瑞节迎。

渴心犹借寇,翘望欲还琼。

况复盘关路,常瞻部使旌。

十连依玉帐,一道固金城。

后诏光前出,新棠似旧荣。

于宣推德业,所至尽功名。

塞马宁非福,溟鹏岂问程。

惟期未温席,归去纂家声。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