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过魏文贞公宅》。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历史的回顾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蟪蛄宁与雪霜期”,蟪蛄是一种昆虫,它在严寒的冬天依然能够安然自得,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这里的“宁与雪霜期”则表达了诗人对那种即便是在艰难困苦中也能保持本色的品格的赞赏。
“贤哲难教俗士知”,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上一句的意思,指出那些贤明和智慧的人,往往难以被普通百姓所理解。这里的“难教”可能包含着一种时代的无奈感。
接下来的两句“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则是对历史的某种反思。“贞观”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这是一个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大好时期。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盛世之后,天道也不保留那些有德行的人物。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英雄人物难以长久存在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四句话通过对蟪蛄坚韧品质的赞赏,对贤哲之人难以被世俗理解的叹息,以及对历史变迁和英雄不再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察力和独到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