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偏为客,病多不耐愁。
疏钟千里梦,淡月半床秋。
羽檄惊旁午,家书绝致邮。
宵深眠未稳,肠断碧云楼。
老去偏为客,病多不耐愁。
疏钟千里梦,淡月半床秋。
羽檄惊旁午,家书绝致邮。
宵深眠未稳,肠断碧云楼。
这首清代诗人林云铭的《客杭书怀》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老年生活中,因疾病缠身而倍感愁苦的情感。首句“老去偏为客”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的旅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离别之苦更为深切。次句“病多不耐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病体虚弱而无法承受内心愁绪的状态。
颔联“疏钟千里梦,淡月半床秋”通过写远方传来的稀疏钟声和半床秋意,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暗示诗人心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千里梦"表现出诗人梦回故乡的渴望,而"淡月"则增添了夜晚的冷清,强化了思乡之情。
颈联“羽檄惊旁午,家书绝致邮”描绘了战事频繁的环境,诗人收到紧急军情的消息,使得原本就焦虑的心情更加紧张,同时家书难达,加深了与亲人的隔阂,表达了对家乡消息的期盼和现实中的无奈。
尾联“宵深眠未稳,肠断碧云楼”以夜深难以入眠和心痛如割的形象,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碧云楼(可能指家乡或亲人居所)的深深怀念,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生活的艰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客居他乡的老人在疾病和战乱中的愁苦心境,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具有强烈的感情共鸣。
羌胡忘覆育,师旅备非常。
南服更旄节,中军铸印章。
驰书谕燕赵,开府冠侯王。
赫赫今何在,门庭冷似霜。
颓然兀兀复腾腾,万事惟除死未曾。
无奈喜欢闲弄水,不胜顽健远寻僧。
唤船野岸横斜渡,问路云山曲折登。
却笑吾儿多事在,夜分未灭读书灯。
月生东山口,宿鸟惊相呼。
我起立苍茫,怳在白玉壶。
饥鹘掠危巢,大鱼跃平湖。
作意赋新诗,佳夕不可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