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冷七弦琴,飞声白云上。
三十六洞天,不假卢敖杖。
泠冷七弦琴,飞声白云上。
三十六洞天,不假卢敖杖。
胡应麟的《夏日斋居杂咏八首(其八)卧游室》是一首描绘夏日静谧斋居生活的佳作。诗中以“泠泠七弦琴,飞声白云上”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七弦琴的声音悠扬,仿佛穿越云霄,直达天际,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氛围。
接着,“三十六洞天,不假卢敖杖”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三十六洞天,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远离尘世的清幽之地。卢敖杖,据传是仙人所用之物,此处借指借助某种神秘力量或心境,无需实际行走,即可达到心灵的自由与逍遥。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在炎热的夏日,于斋居之中,通过弹奏七弦琴,仿佛能与天地万物共鸣,达到一种心灵上的超越和平静。这种对自然和谐与内在精神追求的表达,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落日水亭静,藕叶胜花香。
时贤飞盖,松间喝道挟胡床。
暑气林深不受,山色晚来逾好,顿觉酒尊凉。
妙语发天籁,幽眇亦张皇。
射者中,弈者胜,兴悠长。
佳人雪藕,更调冰水赛寒浆。
惊饵游鱼深逝,带箭山禽高举,此话要商量。
溪上采菱女,三五傍垂杨。
民吾同胞,剖破藩篱,元是大家。
故见之诰诏,视如子弟,谆勤恳切,悃愊无华。
孝悌力田,职当劝相,起早非干为看花。
亲酌酒,老农唯诺,句句仁芽。
晓来犹觉寒些。
看雨湿风吹旗□斜。
笑吾生八十,尽谙农事,公筵既彻,更共烹茶。
高唱豳风,敬酬令尹,王道桑麻乐有涯。
春务急,见溪头杨柳,已可藏鸦。
贴子传新语。
问自来、翰林学士,几多人数。
或道江心空铸镜,或道艾人如舞。
或更道、冰盘消暑。
或道芸香能去蠹,有宫中、斗草盈盈女。
都不管,道何许。
离骚古意盈洲渚。
也莫道、龙舟吊屈,浪花吹雨。
只有辟兵符子好,少有词人拈取。
谁肯向、贴中道与。
绝口用兵两个字,是老臣、忠爱知难阻。
写此句,绛纱缕。
夜对灯花语。
且随宜、果盘草草,两三杯数。
翠玉环中园五亩,自唱山歌自舞。
况今夜、尊前无暑。
何用食前须方丈,更后车、何用婵娟女。
这闲福,自心许。
蓼花芦叶纷江渚。
有沙边、寒蛩吟透,梧桐秋雨。
羡甚满堂金玉富,未可学人渔取。
怕天也、未曾相与。
豹遁蛟藏泉可濯,有鬼神、呵护盘之阻。
鲜可食,脍银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