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泖》
《泛泖》全文
明 / 冯行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浮屠十丈枕平川,浪涌珠光日倒悬。

客泛星槎疑入汉,僧耽水观不知年。

晓霜枫叶明村市,暮雨芦花失钓船。

浣尽尘缨心境寂,钟声忽逗半江烟。

(0)
鉴赏

这首明代冯行可的《泛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江南水乡画卷。首句“浮屠十丈枕平川”,以“浮屠”(佛塔)为视觉中心,置于广阔的平川之上,既显出佛塔的高大庄严,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浪涌珠光日倒悬”,通过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太阳倒映的珠光相互辉映,展现出水面上的动态美和光影变幻,使画面更加生动。

“客泛星槎疑入汉,僧耽水观不知年”,这两句将视角转向了不同的人物活动:一位客人乘着小舟,仿佛在银河中航行,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而僧人则沉浸在水边的观照中,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这种对比,既体现了人间的繁华与静谧,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后半部分“晓霜枫叶明村市,暮雨芦花失钓船”,描绘了晨昏交替时分的景象,早晨霜降枫叶红艳,照亮了乡村集市,傍晚细雨蒙蒙,芦花随风摇曳,渔船隐没于烟雨之中,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和季节更替的美感。

最后,“浣尽尘缨心境寂,钟声忽逗半江烟”,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洗涤,心灵得以净化,达到了内心的平静。钟声悠扬,打破了江面的寂静,也唤醒了读者对内心深处的反思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冯行可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送人归鄞江

诏许归宁去,承恩出凤城。

衣冠新进士,书剑旧儒生。

路入鄞江杳,帆开滦水轻。

临岐一杯酒,聊慰别离情。

(0)

小景为柏景常赋

云山高耸碧嵯峨,悬崖老树珊瑚柯。

芙蓉万叠霭晴雾,石梁几处横清波。

危峰绝巘挂飞瀑,苍松紫蔓交烟萝。

此图此景漫摩挲,笔端造化谁能过。

琼楼低瞰溪山曲,绣户雕甍映朝旭。

美人胜赏杏花天,醉倚阑干貌如玉。

锦衣公子朝天客,红缨紫鞚黄金勒。

退直归来兴自赊,宝马?嘶绿杨陌。

陌上苔封辙迹稀,芝草涵春山蕨肥。

几家茅屋清嶂里,紫门不水桃花飞。

烟村远见行人小,空翠冥濛应可扫。

晚风南浦断渔歌,落日西林度归鸟。

我家佳近三茅峰,瑶台仙馆云路通。

兴来浪迹事登眺,白云野鹤随行踪。

别后梦魂每相忆,烟树茫茫渺无迹。

今朝客邸偶披图,感慨题诗增叹息。

昼桥村坞路萦纡,乔木琳宫宛如昔。

(0)

寿李翁八十诗·其二

馀庆悬知积德深,昭昭神理古犹今。

寄言戏綵贤孙子,食息无忘爱日心。

(0)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一

锦衾爱绣两鸳鸯,罗荐嫌薰龙脑香。

凤自丹山应蔽日,鸡从碧树莫登墙。

鲛绡作帐宜冰簟,玳瑁为梁称玉堂。

寄语秋来休驾鹊,银河从此接金昌。

(0)

催妆词四首·其三

鹑火舒光照画屏,银河倒转渡青冥。

从今不用看牛女,朱鸟窗前候柳星。

(0)

金明池.寒柳

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念从前、一点春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