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彭大老提舶泉南·其三》
《送彭大老提舶泉南·其三》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人言西府厌编摩,归卧方山意若何。

出处无心亦无累,宁知世上有风波。

(0)
翻译
人们都说西府官场劳心劳累,退隐方山又会是什么心情呢。
他本无意于名利,也无牵无挂,哪里知道世上还有风风雨雨。
注释
西府:古代指陕西省的西部,这里泛指官场。
编摩:原指校对书籍,这里指繁琐的官事。
归卧:退隐,归隐山林。
方山:地名,可能指某个隐居的地方。
无心:不追求名利之心。
宁知:哪里知道,表示出乎意料。
风波:比喻世上的纷扰、变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送彭大老提舶泉南(其三)》。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无奈和对世事变化的淡然态度。

“人言西府厌编摩”一句,通过他人的话语表明西府之地已经过于繁华而令人生厌,可能指代某种物欲横流的场所或心境。这里的“编摩”可解为纷争和烦恼。

“归卧方山意若何”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情况后选择回归自然,卧于方山之中,心态变得宁静而淡然。这一句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思想。

“出处无心亦无累”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心境,他在世间行走时无所挂念,也不为世事所羁绊。这种无心和无累,体现了一种禅宗中“无住心”的境界。

最后,“宁知世上有风波”则是对世事变化的深刻认识,即便自己个人达到了某种超然的境地,也明白世间仍有诸多纷争和困扰存在。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也反映出他对世事的洞察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俗纷争时选择内心宁静和超然物外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醉春风.私调

半妥偏荷髻。小立朱扉里。妙龄取次问伊行,几。几。

几。绿似珠鲜,碧同玉艳,一般年纪。香臂红妆腻。

秀黛青烟细。不知曾否破瓜无,未。未。未。

今夜罗帏,月明人静,怕难回避。

(0)

鹊桥仙.清明

烟芜泻浪,晴川铺练,一阵风来吹皱。

韶光百五禁烟时,又过了、几番花候。

夭桃染晕,垂杨拖线,万点春光泄漏。

口噙红豆寄多情,为谁把、相思尝透。

(0)

桃源忆故人.社日

平皋翠縠浓于染。一幅晴芜青茜。旧社酒徒零乱。

添得红襟燕。扮榆往事还重见。窃炙归来春宴。

人在樱桃庭院。今夜停针线。

(0)

念奴娇.春晴用李易安韵

莺残花老,拚一春孤负,绣帘深闭。

恼地烦天人事恶,总没半分争气。

枉说相思,真成孤负,细想毫无味。

如今拚了,不堪重把书寄。

只是多病多愁,云山满目,把红楼频倚。

拚是如今真拚了,曾奈不时记起。

锦被香消,翠奁尘积,都是伤人意。

不知薄倖,近来曾解情未。

(0)

望梅.早春长桥探梅作

南村古渡。况瀰漫野水,天寒日暮。

傍溪桥、一树亭亭,未全放,多应雪欺风妒。

缟袂斜舒,倚修竹、佳人凝伫。

正香浮月淡,梦醒参横,无限凄楚。孤芳漫将愁诉。

恨催人朝夕,头鬓非故。

想纷纷、荣落何常,看身外浮云,眼前岐路。

潦倒情怀,拼一醉、难成佳句。

遣磐金小蕊,莫也怪侬不语。

(0)

胜常.再过薛姬

黄柳堆烟,别才半月,如今渐可藏乌。

却喜幽期不爽,隔花鹦鹉惊呼。

系马闲庭,见水帘风过,拘控珊瑚。

西窗卧病,含羞强出,脸晕红酥。

道罢胜常侧坐,知他有意生疏。

记得书来,说魂迷别馆,目断征途。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