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煮乾坤,粟藏世界。纵得长生,终成败坏。
不是黄龙盖覆伊,太阿补履岂如锥。
铛煮乾坤,粟藏世界。纵得长生,终成败坏。
不是黄龙盖覆伊,太阿补履岂如锥。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所作的《吕洞宾见黄龙图赞》中的一句,它以独特的禅意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吕洞宾道教形象的见解。"铛煮乾坤,粟藏世界",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宏大而深邃的场景,将宇宙视为大锅(铛)中的煮物,世间万物如同谷物(粟)一般储藏其中,显示出一种超然的视角和包容性。
"纵得长生,终成败坏",诗人指出即使吕洞宾追求长生不老,生命终究逃不过衰败的命运,暗示了世间万物的无常与生命的短暂。"不是黄龙盖覆伊",这里的"黄龙"可能象征着权势或神秘力量,诗人说吕洞宾并非被这种力量庇护,强调了他的独立和不凡。
最后两句"太阿补履岂如锥","太阿"是古代宝剑名,这里暗指吕洞宾的剑术或道法;"补履"则为修补鞋子,"岂如锥"表示修道者的低调与谦逊,比起锋芒毕露,更像是一把隐藏在鞋底的锥子,随时准备刺破虚妄。整首诗通过这些隐喻,赞扬了吕洞宾的智慧、超脱和内敛的性格。
读书策新功,子久勖此课。
蒲梢籋寒云,了不见坎轲。
深怀浃背耻,但欲袖手坐。
新诗忽来辱,快读起疲懦。
还疑正始在,欲突黄初过。
斯文未易到,吾党真可贺。
向来豫章法,政复如此作。
钮头三寸泽,子质况黄糯。
只今百尺的,已见一矢破。
更期十载后,凛凛谁子奈。
耆年日凋丧,我亦老寒饿。
奇穷不自惜,乃复珍此货。
但恐黄禾空,子驹谁秣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