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
《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不识闽中路,遥知别后心。

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

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

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

(0)
翻译
未曾了解福建的路途,只能想象离别后的思念。
山中的猿猴叫声格外凄厉,狭窄的小径询问着深入的人们。
在旅途上,我品尝异乡的食物,学会了一些方言,能理解越地的语言。
即将向西征战,希望能早日找到像陈琳那样的才子助手。
注释
不识:未曾了解。
闽中路:福建的路途。
遥知:只能想象。
别后心:离别后的思念。
猿声:山中的猿猴叫声。
入岭切:格外凄厉。
鸟道:狭窄的小径。
问人深:询问着深入的人们。
旅食:旅途上的食物。
夷落:异乡。
方言:地方语言。
越音:越地的语言。
西征:向西征战。
开幕府:开设幕府(指建立军事或政治机构)。
早晚:早晚。
陈琳:古代文士,此处比喻有才华的助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情厚谊的情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开篇“不识闽中路,遥知别后心”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曾踏足的闽地之路虽然不熟,但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离别后的那份哀愁。接下来的“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则通过猿啼和鸟鸣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山林中的寂静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关切之情。

“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一句,则写出了行旅途中品尝异乡风味,同时也能听懂当地方言的情景,表明诗人的适应能力与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最后,“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则预示着某种行动或决策即将到来,而“早晚用陈琳”可能指的是期待着能像古代名臣陈琳那样尽职尽责,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友情都能保持忠诚。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于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准备。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题所画鸡鹅图二首·其二

独行澹无俦,拳立如有待。

饥唼水中蒲,渴仰石边濑。

宁随鸥鹭閒,不伍凫鹜态。

山阴久萧条,毛羽复谁爱。

(0)

赠张德誉

同是长洲苑外人,常时会面动经旬。

一从来作京华客,日日相过不道频。

(0)

次胡□□送施友政诗韵四首·其三

故人别去岁骎骎,桐长孙枝翠十寻。

谁料京华重见面,欣然不改旧时心。

(0)

正月三日陪陈士初钱孟书游北禅寺访瑾上人不遇分韵得款字十六韵

昨见葭灰飞玉管,已觉阳和布晴暖。

条风吹绿草荄萌,残雪消寒柳丝短。

新正拟欲棕春游,今朝便有寻诗伴。

青鞋布袜惯林泉,华发心情厌亭馆。

北禅古刹吴城陲,眼界清幽尘迹断。

辟贤偶集本无期,去路虽遥亦何惮。

行行不觉到旃檀,一经苍苔平且坦。

有意来恭孚尹师,适逢飞锡归迟缓。

惟存法王梵公像,趺座绳床衣偏袒。

山童见客远相迎,作礼殷勤为延款。

盛来香粒堆饭盂,供处白云浮茗碗。

嗟余夙抱烟霞癖,野性不羁久疏懒。

深冬远自白门还,巾染黄尘衣未浣。

幸叨方外相追随,得遂闲边共萧散。

襟怀顿豁吟思增,人境俱寂清风满。

诗成坐待师不还,白云散漫无拘管。

(0)

题画

石林雨歇烟岚重,溪涧风回水纹动。

伫看亭上坐幽人,彷佛君家贤伯仲。

伯氏焚香对简编,仲氏整襟听讲诵。

长时有客招丝桐,更与閒边作清弄。

(0)

友松轩

轩下双松异俗流,一从栽日便交游。

风前吟处声长答,月下行时影每留。

华发别来惊似鹤,苍髯老去竟为虬。

竹多冷淡梅多瘦,岁晚相依独汝俦。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