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大无外,旁薄下深广。
阴阳无停机,寒暑互来往。
皇牺古神圣,妙契一俯仰。
不待窥马图,人文已宣朗。
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
珍重无极翁,为我重指掌。
昆仑大无外,旁薄下深广。
阴阳无停机,寒暑互来往。
皇牺古神圣,妙契一俯仰。
不待窥马图,人文已宣朗。
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
珍重无极翁,为我重指掌。
此诗《斋居感兴二十首(其一)》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通过描绘昆仑山的广阔与自然界的循环更替,引出对古代圣贤智慧的赞美,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昆仑大无外,旁薄下深广”以昆仑山的宏大无垠开篇,展现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接着“阴阳无停机,寒暑互来往”描述了自然界中阴阳交替、四季更迭的规律,体现了自然界的动态平衡。
“皇牺古神圣,妙契一俯仰”赞颂古代圣贤如伏羲,他们洞察宇宙奥秘,通过简单的动作就能领悟到深刻的道理。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敬畏。
“不待窥马图,人文已宣朗”指出古代圣贤无需借助复杂的图腾或符号,就能揭示人类社会的法则和道德准则,体现了先哲们对人性和社会本质的深刻洞察。
“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强调宇宙万物遵循着统一的真理,这种真理清晰可见,而非虚幻无实。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和坚信。
最后,“珍重无极翁,为我重指掌”表达了对这位象征着宇宙真理的“无极翁”的敬重,希望他能再次指点迷津,引领自己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前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对古代圣贤的赞美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哲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