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枕大江,迂曲抱城郭。
晓钟山半催,村烟袅寥廓。
东山枕大江,迂曲抱城郭。
晓钟山半催,村烟袅寥廓。
这首诗描绘了东山与大江相依的壮丽景色,以及晨钟与炊烟交织的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首句“东山枕大江,迂曲抱城郭”,运用拟人手法,将东山比作倚靠在大江边的枕头,形象地描绘出东山与大江紧密相连的地理特征,同时“迂曲抱城郭”则生动地展现了东山蜿蜒曲折的形态,以及它环绕着城市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山川环抱、城市依山傍水的和谐景象。
次句“晓钟山半催,村烟袅寥廓”,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感。清晨时分,山腰处传来悠扬的钟声,仿佛是大自然的闹钟,唤醒了沉睡的山林与村落。而“村烟袅寥廓”则描绘了村落中升起的炊烟,在广阔的天空中轻轻飘荡,与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房屋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传达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的韵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山、大江、城郭、钟声和炊烟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壮美又宁静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