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倒影媚晴川,中有蚕堂半燠寒。
翟茀先期移过此,鞠衣拂晓定来看。
未眠曲薄心方急,已洗缲盆事始宽。
瞻彼北宫犹若此,田家妇子可偷安。
桑林倒影媚晴川,中有蚕堂半燠寒。
翟茀先期移过此,鞠衣拂晓定来看。
未眠曲薄心方急,已洗缲盆事始宽。
瞻彼北宫犹若此,田家妇子可偷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开篇“桑林倒影媚晴川”两句,通过桑树林荫下的倒映和晴朗的河流,营造出一片恬静明丽的景象。“中有蚕堂半燠寒”,则点出了诗人居所——蚕堂在这宁静之中的位置,且透露出初春时节的微寒。
“翟茀先期移过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蚕堂的眷恋和依恋,翟茀指的是早晨的露水或轻纱,这里可能暗示着清晨的露珠尚未干涸,诗人就已移居至此。"鞠衣拂晓定来看"则是说诗人的妻子也将在破晓时分来蚕堂,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照。
“未眠曲薄心方急”表达了诗人夜不能寐的焦虑之情,而“已洗缲盆事始宽”则透露出一丝安慰,因为已经开始准备养蚕的工作,心中的一些忧愁得以释放。
最后两句“瞻彼北宫犹若此,田家妇子可偷安”,诗人通过对比北宫(可能是指更为繁华的地方)和自己目前的居所——蚕堂,表达了对现有生活的满足和珍惜。同时,也希望田间的家庭能够享受到这份平静与安逸。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人和养蚕生活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