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由来本两空,谁教日夜强施功。
波渺渺,雾濛濛,却来江上隐云中。
动静由来本两空,谁教日夜强施功。
波渺渺,雾濛濛,却来江上隐云中。
诗人在这首简短的作品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动静由来本两空,谁教日夜强施功"一句,直接点出了人生的两大状态——动与静,并将其归于虚无,从而批判了人们在追求中不断付出的努力,这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接着,"波渺渺,雾濛濛,却来江上隐云中"几句,通过对波浪和雾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诗人不再强调个体的努力与挣扎,而是选择了在自然中寻找归宿,将自己融入到江水和云雾之中,这种放弃,是对自我意志的一种超越。
总体来说,诗歌通过动静之间的辩证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佛道思想,即顺其自然,不强求。这不仅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生命意义和个人价值选择的思考维度。
粤匪毒于贼,攻庄恣杀虏。
列幕挂帅旂,榜起中军府。
主帜惟李受,伟中误为辅。
飞檄调三军,分营并设伍。
溪南五百庄,一炬成焦土。
我民竟何辜,风餐夜宿露。
呼天喊地来,栖身竟无所。
死者纷狼籍,生者犹罹苦。
平公菩萨心,涕泣为招抚。
北匪戕官后,南疆恣劫攘。
揭竿起伏莽,乌合成鸱张。
祭纛用人牺,顺天帜飘扬。
蓦地纵剽掠,哀鸿目惨伤。
将官守火库,民勇护城厢。
蔓延苏逆来,乘时跳陆梁。
勒金与封谷,冤惨不可当。
大军快来苏,焚香祝上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