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浮泡,原无凭据。个中变化纷如缕。
也生欢喜也生愁,其间似有通神处。
念切情真,千头万绪。相逢未准飘然去。
轻如蝴蝶腻如云,寒衾不耐天明雨。
幻影浮泡,原无凭据。个中变化纷如缕。
也生欢喜也生愁,其间似有通神处。
念切情真,千头万绪。相逢未准飘然去。
轻如蝴蝶腻如云,寒衾不耐天明雨。
这首《踏莎行·梦》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梦境中的幻象与真实交织的复杂心境。
“幻影浮泡,原无凭据。” 开篇即点出梦境的本质——虚幻而不真实,如同水中之泡,转瞬即逝,没有实质的依托。
“个中变化纷如缕。” 描述梦境中的变化多端,如同细丝般缠绕,难以捉摸,暗示梦境的不可预测性和变幻莫测。
“也生欢喜也生愁,其间似有通神处。” 梦境中既有欢愉,也有忧愁,仿佛与超自然的力量有所沟通,表达了作者对梦境中情感体验的深刻感受。
“念切情真,千头万绪。” 表达了在梦境中情感的深切和复杂,思绪万千,难以理清。
“相逢未准飘然去。” 描述了在梦境中与人相遇的情景,但这种相遇并非长久,如同风中之叶,随时可能飘散。
“轻如蝴蝶腻如云,寒衾不耐天明雨。” 最后两句将梦境中的感觉比作轻盈的蝴蝶和柔软的云朵,以及冰冷的被褥无法承受黎明时分的雨水,形象地描绘了梦境结束时的凄凉与失落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梦境中情感的复杂性与不可捉摸性,以及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体现了顾太清对于梦境独特而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