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饥者毙于荒而有不尽以荒毙者催科抚字当并计矣二首·其二》
《饥者毙于荒而有不尽以荒毙者催科抚字当并计矣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未易言蠲赈,庶几别旧新。

用三离父子,取一足君民。

经国前贤训,哀时独我陈。

空谈何补切,或可助仁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饥者毙于荒而有不尽以荒毙者催科抚字当并计矣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探讨了在饥荒时期,如何兼顾赈灾与治理,以及如何平衡官府的催科与对百姓的关怀。

首句“未易言蠲赈”,表达了赈灾行动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难以简单地用言语描述。接着,“庶几别旧新”则暗示了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既要区别对待旧有的问题,也要引入新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用三离父子,取一足君民”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国家治理比作家庭管理,强调了在处理国家事务时,既要考虑不同阶层的利益(三离父子),又要确保君主与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一足君民)。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即既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又要促进国家的稳定发展。

“经国前贤训,哀时独我陈”表明作者借鉴了历史上的治国经验,并在哀叹当前时局的同时,表达了自己作为当代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愿意为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一句“空谈何补切,或可助仁人”则提醒人们,理论上的讨论和规划虽然重要,但实际行动更为关键。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才能真正帮助那些需要援助的人,体现了作者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如何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施有效治理的思考。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道德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也蕴含了对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和对实际问题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题吴园二十景·其五月台

明月丽中天,群动一时寂。

独坐理鸣琴,清辉照几席。

(0)

题吴园二十景·其三华黍斋

养高绝外营,郊居爱华黍。

江上无心云,飞来落甘雨。

(0)

恭跋中宪大夫常理斋先生传后·其一

讴歌德义自尧封,家世由来有政声。

读竟一编心胆发,名流写得状如生。

(0)

学易岛庵蝉联体以苔径雀声晚蕉窗蝶梦凉囊琴步野渡枕笛醉渔航二十字为题各限五言四韵每一题即以次字为韵·其十二琴

五弦太古音,三尺龙门树。

山水韵移情,横斜纹成蚹。

制思昭氏古,拨惟大蟹娱。

牙生世己无,谁继成连步。

(0)

最高楼

微吟罢,我亦去钱唐。宦海路茫茫。

春寒容易吴蚕死,秋风依旧越禽忙。

酒鳞边,灯影背,细思量。且莫说、长安萝补屋。

更莫忆、长沙人倚玉。尘世事、总堪伤。

孤衾不暖残年梦,征衣空叠旧时香。

算前途,须忍泪,过潇湘。

(0)

如梦令.离情四首·其三

小胆空房多悸。那更鸟啼蛩嚏。

帘卷看银河,心与繁星俱碎。红泪。红泪。

长浸合欢翠被。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