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锦石岩寄丹霞诸子·其三》
《寓锦石岩寄丹霞诸子·其三》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衲僧随地足生涯,粥后蒿汤饭后茶。

临老有缘依锦石,连宵无梦到丹霞。

猕猴挂处曾栖鹤,鶗鴂声中见落花。

最是不堪更回首,冷风寒日竹交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首句“衲僧随地足生涯”,开篇即点出僧人的生活态度,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满足于当下,过着自在的生活。接着,“粥后蒿汤饭后茶”进一步展现僧人简朴而宁静的生活方式,通过日常饮食的细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

“临老有缘依锦石,连宵无梦到丹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希望能在晚年找到心灵的归宿,如同依傍美丽的石头一般,内心平静,不受外界纷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渴望再次体验那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猕猴挂处曾栖鹤,鶗鴂声中见落花”这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诗人曾经经历过的自由与美好。猕猴与鹤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生物在自然中的和谐共存;鶗鴂(tí jué)声中落花,既是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也是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最是不堪更回首,冷风寒日竹交加”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感。冷风寒日与竹交加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闭门二首·其二

衰疾厌厌不易医,闭门惟与睡相宜。

狂曾忤物慵迎客,瘦不胜衣悔作诗。

数简隐书忘世味,半瓯春茗过花时。

寂寥终岁君无诮,正是幽居一段奇。

(0)

过邻家戏作

老脱朝冠岸幅巾,时时乘兴过比邻。

瓶无储粟吾犹乐,步有新船子岂贫。

醅瓮香浮花露熟,药栏土润玉芝新。

相从觅笑真当勉,又过浮生一岁春。

(0)

舟中作二首·其二

晤语无人与遣愁,出门聊复弄轻舟。

山穿烟雨参差出,水赴陂塘散漫流。

隔叶雄雌鸣谷鸟,傍林子母过吴牛。

数家清绝如图画,炊黍何妨得小留。

(0)

东窗独坐书怀

秋豪外物不关心,竹坞梅村惜未深。

蓬户夜凉灯煜爚,盆山雨润木萧森。

洁斋入静三熏沐,宴坐降魔七纵擒。

但恨图书阙调护,不胜鼠啮与虫侵。

(0)

小园花盛开

厌住愁城徙醉乡,春风也肯到山房。

鸭头绿涨池平岸,猩血红深杏出墙。

淡薄相遭心已懒,修行无力梦犹狂。

更嗟著句多尘思,惭愧溪藤似截肪。

(0)

新泉绝句二首·其一

扫石荫双松,岸巾穿万竹。

尔来又一奇,岩泉寒可掬。?泉可瀹茗,就泉可洗药。

楚人曾未知,但谓缨可濯。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