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寄崦嵫欲尽时,且贪馀景伴儿嬉。
故庐手种竹千个,醉帽时篸花一枝。
蠹箧有书供夙好,衡门无客作新知。
羊裘自欠封侯骨,敢道君房彻底痴。
身寄崦嵫欲尽时,且贪馀景伴儿嬉。
故庐手种竹千个,醉帽时篸花一枝。
蠹箧有书供夙好,衡门无客作新知。
羊裘自欠封侯骨,敢道君房彻底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题为《次韵范参政书怀十首(其三)》。诗人以个人的晚年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身寄崦嵫欲尽时"描绘了诗人身处晚年,夕阳西下的情境,暗示岁月不待人。"且贪馀景伴儿嬉"则流露出诗人珍惜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故庐手种竹千个"回忆起自己亲手栽种的竹子,象征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对过去的怀念。"醉帽时篸花一枝"则展现出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即使在醉酒之时,也愿意插一朵花在帽上,享受生活的乐趣。
"蠹箧有书供夙好"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即使书籍已有些许蛀虫,仍视为珍宝。"衡门无客作新知"则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宁愿与书籍相伴,也不愿过多应酬。
最后两句"羊裘自欠封侯骨,敢道君房彻底痴",诗人自嘲没有封侯的野心,同时也暗含对自己深入书海、痴迷学问的自得。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体现了陆游晚年的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