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人看青海月,两三寇啸白旂风。
洪涛怒激雪山立,落日夷歌别岛中。
百万人看青海月,两三寇啸白旂风。
洪涛怒激雪山立,落日夷歌别岛中。
这首诗描绘了壮观而充满冲突的海上景象,以及一种异域风情的氛围。"百万人看青海月",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展现,青海之月映照着千军万马,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神秘的场景。"两三寇啸白旂风",接着笔锋一转,描述了敌对势力在风中挥舞白旗,发出啸声,暗示了战争或冲突的紧张局势。
"洪涛怒激雪山立",海浪汹涌澎湃,仿佛与雪山相对峙,展现出自然力量的雄伟与不可抗拒。"落日夷歌别岛中",夕阳西下,远方岛屿上传来异族的歌声,为画面增添了一抹异域色彩和淡淡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海上的壮阔与冲突,以及远方异域的神秘与宁静,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明蟾屋角,照清阴如画。罗袖飘来暗香惹。
爱叶分蛾绿,蕊染宫黄,端相处,可是广寒飞下。
晶帘刚半捲,红酿频倾,却忆江南共情话。
仿佛小山秋,露脚吹凉,看金粟、垂垂低亚。
且把盏、花前尽俄延,怕回首、堂东星辰昨夜。
李唐重防秋,哥舒节陇右。
浩气扶西倾,英名壮北斗。
带刀夜夜行,牧马潜遁走。
至今西陲人,歌咏偏童叟。
渔阳烽火来,关门竟不守。
惜哉百战雄,奸相坐掣肘。
平生视禄山,不值一鸡狗。
伏地呼圣人,兹颜一何厚。
毋乃贼妄传,借以威其丑。
不然效李陵,屈身为图后。
英雄值老悖,天道遘阳九。
终焉死偃师,曾作司空否。
轰轰大道碑,湛湛边城酒。
长剑倚崆峒,永与乾坤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