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回文四时闺怨》
《菩萨蛮.回文四时闺怨》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0)
注释
柳庭风静人眠昼: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
昼眠人静风庭柳: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
香汗薄衫凉: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
凉衫薄汗香: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手红冰碗藕: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
藕碗冰红手: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
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郎笑藕丝长: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
“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
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长丝藕笑郎: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担心他薄情寡意不如藕丝长)。
翻译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菩萨蛮·回文四时闺怨》中的片段,它巧妙地运用了回文的手法,即正读反读皆成诗句,体现了作者对闺中女子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独特的艺术构思。

上半部分“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柳树下的庭院在微风中显得格外安静,闺中女子在白天小憩,周围环境的静谧仿佛与她的梦境融为一体。这里的“柳”和“人”、“风”和“静”、“昼”和“眠”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和谐而静谧的氛围。

下半部分“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则通过女子衣衫上的微汗和凉意,展现了夏日的清新与女子的娇羞。接着,“手红冰碗藕”和“藕碗冰红手”两句,通过女子触碰冰凉的藕碗,暗示了她的纤纤玉手和内心的敏感。最后,“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以谐趣的方式,借“藕丝”寓意爱情的绵长,郎君的笑声和藕的形态相映成趣,表达了闺中女子对爱情的期待和甜蜜的幻想。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回文的形式,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女子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世界,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风格。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咏黄莲花

水花分别种,红白敢争妍。

南国灵根老,中央正色鲜。

宫妃重入步,院吏误相传。

安得濂溪种,移来共岁年。

(0)

村行书事

结屋临流水,柴门薜荔墙。

四山松叶碧,一径菜花黄。

草软牛羊卧,炊新麦豆香。

邻翁閒聚处,浊酒话农桑。

(0)

对雨

叆叇浑无罅,淋漓不渐停。

平添深涧绿,净洗远山青。

足慰农夫望,休令旅客听。

林鸠啼未歇,花妥正冥冥。

(0)

即景

一雨消残暑,金风起树端。

草根蛩唧唧,天末露漙漙。

地僻人偏逸,心清梦亦安。

吟成无个事,对景独凭阑。

(0)

假山

金天昨夜风雷起,知是巨灵移碨礧。

擘破莲花第一峰,为吾安置庭除里。

云根耸立本天成,苍苔无数雨中生。

仇池不羡石为宝,等閒相对怡心情。

有时吟咏消尘虑,信步推敲忘去住。

竟日从容到上头,四顾悠然适佳趣。

绿窗朱户厌深宫,雕阑倦赏延州红。

何如身在小蓬岛,飘飘两袖乘天风。

剩欲开尊?一醉,不须远召东山妓。

掀髯唤起谪仙人,酒边敲碎玉如意。

(0)

进履图

张良昔未遇,誓欲报韩仇。

进履圮桥下,虚心将有谋。

素书一授受,于焉相炎刘。

蹙秦暨蹶项,默运帷幄筹。

王业既大定,毅然乞封留。

列侯岂不贵,而托赤松游。

度彼良之心,报韩愿已酬。

区区黄石公,不知伊与周。

素书视典谟,治道孰为优。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