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成修竹待栖鸾,三五东生月影团。
重到歌楼看寂寂,蘼芜深映碧窗寒。
种成修竹待栖鸾,三五东生月影团。
重到歌楼看寂寂,蘼芜深映碧窗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场景。首句“种成修竹待栖鸾”以“修竹”象征高洁之士,期待着“鸾鸟”的到来,暗喻诗人渴望遇到知音或实现理想。接着,“三五东生月影团”一句,通过月亮的圆缺变化,营造出时间流转、世事无常的意境。月亮从东方升起,月影如团,既美丽又稍显孤独,与前句的期待形成对比,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后两句“重到歌楼看寂寂,蘼芜深映碧窗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再次来到曾经热闹非凡的歌楼,却发现这里变得寂静无声,只有蘼芜(一种草本植物)在深绿色的窗户映衬下显得格外凄凉,窗户上的寒意似乎也象征着内心的孤寂和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哀愁。
诗尝避舍惟亨甫,天不馀才又海秋。
剑气盘回霜在匣,冰怀朗照月当楼。
但须于越寻吴耻,不用新亭泣楚囚。
抵掌闻鸡曾共寝,别来惟独著浮邱。
秋风从西来,萧萧鸣纸阁。
百感忽然生,四顾叹离索。
忆我束发时,壮怀亦磊落。
买棹游江湖,走马入京洛。
文士交何、刘,侠客结朱、郭。
携酒上歌楼,挥金恣欢乐。
归来曾几时,家居渐落寞。
两鬓惊萧疏,一身苦羁缚。
已敝苏子貂,不舞羊公鹤。
负此七尺躯,铸就六州错。
安得请长缨,直扫单于幕。
射虎弯星弧,斩蛟拭霜锷。
已矣复何言,此想真虚作。
中夜起披衣,转觉鸡声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