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因循易白头,几番萧瑟对高秋。
青山红叶霜前丽,蔓草寒烟雨后愁。
髀肉寻常消汉马,閒情早晚付沙鸥。
华虫藻火关心日,云树笼葱接帝州。
江海因循易白头,几番萧瑟对高秋。
青山红叶霜前丽,蔓草寒烟雨后愁。
髀肉寻常消汉马,閒情早晚付沙鸥。
华虫藻火关心日,云树笼葱接帝州。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海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首联“江海因循易白头,几番萧瑟对高秋”开篇即点出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白发人面对秋风萧瑟,感慨时光易逝。颔联“青山红叶霜前丽,蔓草寒烟雨后愁”则转向对自然美景的描绘,红叶霜前的美丽与蔓草寒烟后的愁绪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与人心态的微妙关联。颈联“髀肉寻常消汉马,闲情早晚付沙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髀肉消减象征着壮志未酬的遗憾,而将闲情寄托于沙鸥,寄寓了一种超脱与淡然。尾联“华虫藻火关心日,云树笼葱接帝州”则以华美的意象收束全诗,华虫藻火象征着内心的炽热与追求,云树笼葱则描绘出一种辽远而神秘的境界,与帝州相连,寓意着理想与现实的交融。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黯然何所为,相对但悲酸。
季弟念离别,贤兄救急难。
河流冰处尽,海路雪中寒。
尚有南飞雁,知君不忍看。
今日好相见,群贤仍废曹。
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绛叶拥虚砌,黄花随浊醪。
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
风俗登淳古,君臣挹大庭。
深沉谋九德,密勿契千龄。
独立调元气,清心豁窅冥。
本枝连帝系,长策冠生灵。
傅说明殷道,萧何律汉刑。
钧衡持国柄,柱石总朝经。
隐轸江山藻,氛氲鼎鼐铭。
兴中皆白雪,身外即丹青。
江海呼穷鸟,诗书问聚萤。
吹嘘成羽翼,提握动芳馨。
倚伏悲还笑,栖迟醉复醒。
恩荣初就列,含育忝宵形。
有窃丘山惠,无时枕席宁。
壮心瞻落景,生事感浮萍。
莫以才难用,终期善易听。
未为门下客,徒谢少微星。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
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
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
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
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
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小序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燕,究欢愉之极。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
古来此娱,书籍未见,何者?
楚襄王时有宋玉、唐景,梁孝王时有邹、枚、严、马,游者美矣,而其主不文;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
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
岁月如流,零落将尽,撰文怀人,感往增怆。
其辞曰: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
照灼烂霄汉,遥裔起长津。
天地中横溃,家王拯生民。
区宇既涤荡,羣英必来臻。
忝此钦贤性,由来常怀仁。
况值众君子,倾心隆日新。
论物靡浮说,析理实敷陈。
罗缕岂阙辞?
窈窕究天人。
澄觞满金罍,连榻设华茵。
急弦动飞听,清歌拂梁尘。
何言相遇易,此欢信可珍。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魏太子》【南北朝·谢灵运】小序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燕,究欢愉之极。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古来此娱,书籍未见,何者?楚襄王时有宋玉、唐景,梁孝王时有邹、枚、严、马,游者美矣,而其主不文;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岁月如流,零落将尽,撰文怀人,感往增怆。其辞曰: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照灼烂霄汉,遥裔起长津。天地中横溃,家王拯生民。区宇既涤荡,羣英必来臻。忝此钦贤性,由来常怀仁。况值众君子,倾心隆日新。论物靡浮说,析理实敷陈。罗缕岂阙辞?窈窕究天人。澄觞满金罍,连榻设华茵。急弦动飞听,清歌拂梁尘。何言相遇易,此欢信可珍。
https://shici.929r.com/shici/bMjVqHgR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