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六首·其三》
《咏史六首·其三》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古风

功名不可为,虚恬聊自得。

伊昔商山人,偃卧逐云匿。

岂无济世心,唐虞今安极。

紫芝行当采,驷马方束逼。

螮蝀入紫薇,前星夷光晖。

一行生羽翼,复向白云归。

窅然何微冥,捲舒达化机。

斯人今逝矣,爽气尚依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的《咏史六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首句“功名不可为,虚恬聊自得”,诗人直接点出对功名的否定,认为追求功名是徒劳的,只能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接着,“伊昔商山人,偃卧逐云匿”描绘了古代隐士的生活状态,他们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宁静与自由。

“岂无济世心,唐虞今安极”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理想社会的向往,即像唐虞时代那样,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然而,“紫芝行当采,驷马方束逼”两句转折,暗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人们虽有济世之心,却难以实现。

“螮蝀入紫薇,前星夷光晖”运用象征手法,以“螮蝀”(彩虹)和“前星”(指帝王或权贵)的对比,揭示了权力与理想的冲突,彩虹虽美,却无法照亮黑暗;前星虽显赫,却失去了光芒。

“一行生羽翼,复向白云归”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如同鸟儿展翅高飞,最终回归自然。最后,“窅然何微冥,捲舒达化机”进一步强调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理解,暗示了人生的真谛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功名、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自由、超脱与内心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毕司空宅夜宴留别

楚江丛茜百花明,巫峡岧峣万里情。

用武空怀蜀丞相,牧民那遣鲁书生。

山过赤壁矶犹在,路转黄州水更清。

长忆春风别离地,画堂灯火夜三更。

(0)

次王内史留别韵

昼锦归来乐事恬,海云西指屋筹添。

慈颜倍觉逢春好,寿酒无妨入夜淹。

山寺笋舆閒里驾,玉堂花架梦中签。

新诗处处称三绝,虚遣王郎美谢瞻。

(0)

奉寄白岩太宰

一抛簪组别朝行,四见青春日载阳。

敌少更无临局苦,心开惟有看山忙。

阶兰过雨娟娟秀,庭柏凌云矫矫长。

龙气夜来西贯斗,冶人遥识是干将。

(0)

再过北川别业

负郭稻千顷,青青遥入云。

儿孙不解守,宾客自争分。

剡曲舟慵泛,山阳笛忍闻。

伤心碧堤柳,犹映白鸥群。

(0)

雨宿姚村二首·其一

旧陇东城外,新坟更在东。

川原相近接,灵爽合潜通。

碧草生秋石,青杨袅夜风。

茂陵山下路,来往恨无穷。

(0)

挽董天粹母

板舆游乐地,经晋复经燕。

岂料言归日,翻成永别年。

堂虚春草合,机冷夜灯悬。

欲问三迁事,慈容隔九泉。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