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声声慢.闻乘上吹螺》
《声声慢.闻乘上吹螺》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词牌: 声声慢   押[尤]韵

东西雁翅,两作飞楼,江间一片沉浮。

四角呜呜,螺声飒起高秋。

凄凉尉佗台上,恨边声,飞满炎州。

风吞吐,尽秦关汉塞,处处含愁。

绝对似金笳催泪,与明妃、诸曲哀怨同流。

未曙频吹,匆匆人马难留。

无边战魂惊起,逐行营、朝暮啾啾。

那管得,一军中、人尽白头。

(0)
鉴赏

这首《声声慢·闻乘上吹螺》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特定情境下,螺声引发的复杂情感和历史沧桑感。

词的开篇“东西雁翅,两作飞楼,江间一片沉浮”,以雁翅般的高楼映衬江面的广阔与波澜,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四角呜呜,螺声飒起高秋”一句,将螺声与秋天的肃杀结合,渲染出一种悲凉的季节感。随后,“凄凉尉佗台上,恨边声,飞满炎州”则通过历史人物尉佗的典故,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感慨和对和平的渴望。

“风吞吐,尽秦关汉塞,处处含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体的无力感。接下来,“绝对似金笳催泪,与明妃、诸曲哀怨同流”一句,将螺声与古代的哀怨音乐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共鸣和历史的厚重感。

“未曙频吹,匆匆人马难留”描绘了夜晚螺声不断,人们匆忙而无奈的情景,暗示了战争或离别带来的紧迫与不舍。“无边战魂惊起,逐行营、朝暮啾啾”则将螺声与战魂相连,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对和平的向往。“那管得,一军中、人尽白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战争中士兵老去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强烈期盼。

整首词通过螺声这一意象,串联起历史、自然、人文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战争苦难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深深向往。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深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晨起对雨二首·其二

晨起候前障,白烟眇林端。

雨意方未已,后土何时乾。

倚竹听萧瑟,俯涧闻惊湍。

景物岂不佳,所嗟岁已阑。

守道无物役,安时且盘桓。

翳然陶兹理,贫悴非所叹。

(0)

奉酬丘子野表兄饮酒之句

微褐不充体,寒夜怀重衾。

古来穷庐士,岁暮多苦心。

苦心亦何为,世路多崎嵚。

不藉杯中物,离忧坐自侵。

举杯当勿辞,何为复沉吟。

醺酣遗所拘,神虑契遐襟。

荒湎思前戒,欢谣发清音。

雅唱一何高,仰酬非所任。

申章聊叙报,洪量亦余钦。

(0)

二十七日山行两日始见文丰村

将军岭下见文丰,如入桃源路始通。

鸡犬人民有生意,田园池馆类华风。

柘林亹亹围深碧,荆树霏霏脱晚红。

更想书堂翠微里,闻将杂字教儿童。

(0)

春日堤上

高高下下十五里,白白红红千树花。

总在疏篱断垣里,背堤临水少人家。

(0)

赠石首李令·其二

老子头颅新似雪,元兄邱垄旧成阴。

莫谈三十年前事,愁损河阳一县心。

(0)

道山梅开最迟作四绝句·其三

一年人事几推移,只倚梅花似旧时。

起懒妆迟花亦老,却教青鬓不成丝。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