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精开遍月光扬,此夜寒堂引兴长。
灵艳只缘矜晚节,浓香偏自过重阳。
谁知旧圃先含雨,天为新妆旋著霜。
忽忆南中三径上,数枝深浅满烟黄。
日精开遍月光扬,此夜寒堂引兴长。
灵艳只缘矜晚节,浓香偏自过重阳。
谁知旧圃先含雨,天为新妆旋著霜。
忽忆南中三径上,数枝深浅满烟黄。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月下与友人共赏菊花的情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骨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日精开遍月光扬”,以“日精”象征太阳的精华,与“月光扬”形成对比,暗示白天与夜晚的不同景象,菊花在月光下绽放,别有一番韵味。接着“此夜寒堂引兴长”,点明了赏菊的地点——寒堂,以及赏菊带来的悠长兴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灵艳只缘矜晚节,浓香偏自过重阳。”这两句赞美了菊花的独特魅力,它不仅因为晚秋时节的高洁而显得更加珍贵,更因为其浓郁的香气在重阳之后依然不减,展现出菊花与众不同的品质和生命力。
“谁知旧圃先含雨,天为新妆旋著霜。”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置于自然之中,通过“旧圃”、“含雨”、“新妆”、“旋著霜”等词,描绘了菊花在雨后霜降时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最后,“忽忆南中三径上,数枝深浅满烟黄。”诗人由眼前的菊花联想到南方的三径(隐居之地),想象着那里也应是满眼金黄,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冬夜月下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男儿生不军门杀贼子,泪泪江湖空老死。
男儿报国岂必定封侯,美人醇酒复何求。
乾坤浩荡山河悠,渔竿三尺当春流。
波上鸳鸯沙上宿,日日双双任去留。
大夫姓范人姓施,为问行人知不知。
千金到手即挥洒,明日陶朱今子皮。
世间万事谁真假,才道芙蓉又野马。
十年变作吴宫秋,谁是当时浣纱者?
吁嗟乎,君红粉,我白头,湖中有酒湖中游。
仰天大笑出门去,西施即在湖中住。
傍战场菊花,酒国萸香,饥肠回九。
鬓短簪花,笑婆挲盈首。
萍梗风波,桑榆晷刻,算岁寒相守。
赢得而今,风尘面目,庐山依旧。
异域重阳,陶篱无恙,晚节孤香,堪供三嗅。
摇落天涯,似灵和移柳。
有客悲秋,非公不乐,笑胡卢开口。
六穗嘉禾,黄花明日,伴人清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