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坐池上,气味雅相投。
细浪涵繁点,飞湍助壮流。
骈朱杏入影,点翠柳开眸。
鱼跃于天半,宁知寸木楼。
雨中坐池上,气味雅相投。
细浪涵繁点,飞湍助壮流。
骈朱杏入影,点翠柳开眸。
鱼跃于天半,宁知寸木楼。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池塘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首句“雨中坐池上”,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读者也随着诗人一同坐在池边,感受着雨水轻轻拍打水面的声音。接下来,“气味雅相投”一句,不仅指出了雨后空气的清新,更暗含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共鸣。
“细浪涵繁点,飞湍助壮流”两句,通过对比细小的波浪与湍急的水流,展现了池塘中动静结合的景象。细浪中的“繁点”与飞湍中的“壮流”相互映衬,既表现了水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力量与平衡的和谐。
“骈朱杏入影,点翠柳开眸”则进一步描绘了池塘边的植物景观。红艳的杏花倒映在水中,与翠绿的柳叶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感。同时,“开眸”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柳叶在阳光下闪烁的情景,仿佛它们睁开了眼睛,充满了生命力。
最后,“鱼跃于天半,宁知寸木楼”两句,以鱼跃的壮观景象收尾,不仅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也寓意着自然界中的奇迹与未知。鱼儿跃出水面的高度,让人不禁感叹其自由与力量,而“寸木楼”则可能是诗人对自身或周围环境的一种谦逊自省,表达了对大自然无限广阔与深邃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池塘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