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放出南山真鳖鼻。
不是不是,勒回千里追风骥。
终成败坏可怜生,塞断咽喉无出气。
无出气,有巴鼻。
赵州东壁挂葫芦,堪笑维摩谈不二。
是是,放出南山真鳖鼻。
不是不是,勒回千里追风骥。
终成败坏可怜生,塞断咽喉无出气。
无出气,有巴鼻。
赵州东壁挂葫芦,堪笑维摩谈不二。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宗琏所作的《偈五首》中的第五首。它以独特的口语化和比喻手法表达了一种哲理或对某种现象的讽刺。首句“是是,放出南山真鳖鼻”可能是在形容某人或事物被揭露真相后的尴尬,像是南山(虚构的大山)下的真实鳖鼻(比喻丑陋或不堪的东西)。接下来,“不是不是,勒回千里追风骥”则暗示了对错误的纠正和对快速行动的反思,如同勒马回头追赶千里快马。
“终成败坏可怜生,塞断咽喉无出气”表达了世事无常,结局难以预料,让人感到无奈和窒息。这里的“咽喉无出气”形象地描绘了困境中的憋闷。“无出气,有巴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困境,可能是说虽然无法顺畅呼吸,但仍有微弱生机。
最后两句“赵州东壁挂葫芦,堪笑维摩谈不二”借用典故,将赵州禅师(赵州和尚)挂在东壁的葫芦与佛教中维摩诘大士的“不二法门”相对照,暗示了世间纷扰与佛法真理之间的对比,以幽默的方式批评了过于执着于某种观念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生动,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和禅宗典故,传达了对世间万象的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幽轩谁作伴,老鹤日相亲。
起舞能娱客,飞来不避人。
雪霜明羽翮,风月助精神。
岂羡乘轩贵,曾看度海频。
神仙元是友,鸾凤可为邻。
警露声何远,摩霄意自驯。
物情殊品类,人道共彝伦。
一曲南飞调,因之更祝身。
人生在勤,勤乃可逸。动静有常,起处获吉。
怀哉尔祖,善行美质。乐彼丘园,安此居室。
安此居室,既幽且閒。或渔于溪,或樵于山。
渔樵之业,奔竞所弃。尔祖乐之,傲俗忘世。
风流既远,堂构犹存。居之永安,宜其后昆。
风吹乌帽晚飕飕,颠倒空尊不自谋。
赊酒邻家惭旧债,题诗茅屋载新愁。
黑云雨压千山暝,黄菊草深三径秋。
今日乡关最萧索,念君何处独凭楼。
山含烟素,波明霞绮,西风太液池头。
马似游龙,车如流水,归人何暇夷犹。丛薄拥金沟。
更萧萧宫树,调弄新秋。
千里烟波,几双鸥鹭两渔舟。暮云楼阁深幽。
政砧杵丁东,弦管啁啾。
淡淡星河,荧荧灯火,一时清景难酬。马上试冥搜。
填入耆卿谱,模写风流。
明日重来柳下,携酒教名讴。